经纬中国的医疗投资经:如何变成“泡沫中的清流”?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3 02:51:18
  • 栏目:财经
  • 来源:亿欧网
  • 8392 人围观
经纬中国的医疗投资经:如何变成“泡沫中的清流”?

天时地利人和,机会已到,你准备好了吗?

“我觉得未来20年,医疗行业会非常精彩。诚然,肯定会有泡沫,但是需要辩证看待。一个行业的高速发展,一定会扬起很多泡沫,但希望在座的各位要成为泡沫中的清流。”昨天,经纬创享汇医疗专场在北京举行,吸引不少医疗创投圈的人士到场,经纬中国董事总经理喻志云在会上如是说。

创新药、器械诊断、医疗服务……机会在哪儿?如何才能变成“泡沫中的清流”?

创新药:资本新宠,融资项目数占42%

在经纬创享汇的一开头,作为中国赫赫有名的创投机构之一,经纬中国展示了自己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版图。在医疗领域,经纬依然聚焦投资早期/A轮的企业,各子赛道分布均衡,不包含已退出项目,已投器械诊断12家、新医疗服务15家、创新药11家和数字医疗14家。

就整个医疗投资情况而言,各子领域均有融资项目,但是创新药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资本最为青睐的赛道。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给出了2019上半年的数字,医疗子行业创新药融资项目数占总项目数42%,且在过去3年中排名不断上升。

2018年,中国GDP是美国的66.3%,然而创新药实力不到美国的1/10。数据显示,中国前10创新药上市企业市值总和仅为美国的9%。

“其实,中国前20的创新药企市值总和都不一定到美国的9%”,喻志云认为,“不过,这只是暂时的,中国创新药与国外的行业差距一定会缩小,这也是行业机会所在。”

他表示,现如今,钱、人才、政策都越来越到位,创新药经历了仿制、快速跟进模式,未来会向BIC(Best In Class)、FIC(First in class)发展。近三年,中国监管政策在不断松绑,无论是标准的提高,还是上市制度的调整,都越来越有利于创业。人才方面,很多在海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在不断加入回国创业的大潮,也有很多本土巨头或跨国药企的职业经理人开始加入,创新药领域的高端人才创业逐渐成为热潮。当前发展比较好的创新公司一路高歌猛进,通过融资助力其发展,从产品线上来看也已初具国际竞争力。

入不敷出的医保和国产替代趋势

加大研发,提高创新力,对于药企来说是大势所趋。而对于器械诊断来说,国产替代趋势应是他们所关注的。

“这与现在医保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有关,医保支出的增速远高于收入的增速,控费成为主旋律。”喻志云说。

《201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2138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178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国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存23440亿元,其中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16156亿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累计结存7284亿元。

2020年DRG付费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院内设备耗材国产化将迎来新的爆发。不同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DRG付费方式以“每次住院”为定价单位,同一DRG组内的病种,医保会支付医院同样价格的保费。医院实际治疗患者的开支低于保费的部分为院方收益,各医院、科室节省成本的动力增强。

过去十几年,医疗器械诊断都在进行国产替代,在一些子赛道上已经完成的不错,比如说心脏支架,国产率可达80%。但是在很多子领域,比如说化学发光,国产率仅15%。喻志云表示,如果把还没有被国产取代的市场进行估算,至少还有780亿元的国产替代空间。

而对于医疗服务和数字驱动创新来说,喻志云认为,机会依然在。一方面,医疗服务既然是服务,那就要重运营,创收抠成本也要两手抓;另一方面,整个医疗产业链如此庞大,其中无论是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更先进的工具、更好的模式等来提高效率。但是一定要有变现的场景,这个非常重要。

除行业趋势,在具体的投资行为中,投资人会如同相亲角的父母一样,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位创始人,期望投到“潜力股”企业。那么,在投资人眼中,什么样的企业创始人会更容易取得成功,成为“泡沫中的清流”?经纬中国认为,第一,注重医疗技术创新,产品导向;第二,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即便是大环境不好,也能进行融资;第三,善于团队打造,在合适的时间引入合适的人才;第四,现金流控制能力强;最后,执行能力和战略决策也是投资人所看重的。

在活动中,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也交上了经纬中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成绩单”:“经纬中国累计投资医疗企业60+,每年新投医疗企业5-8家,累计医疗领域投资额20亿人民币,5亿美元估值以上企业7家,1亿美元估值以上企业26家。”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