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人口一点六亿,在中国帮助下,重获新生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1 00:01:42
  • 栏目:国际
  • 来源:正观历史
  • 5614 人围观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过,论起人口密度,中国还远排不上前列,每平方公里不足150人。即使去掉众多雪山、沙漠等恶劣地形区,仍然不会超过300人。而我们的近邻日本,人口密度早就超过了每平方公里350人。

人口密度真正高的国家还有孟加拉国,孟加拉国达到每平方公里1100人。其总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和我国安徽省差不多,人口超过1.6亿,每个人占有的国土面积仅有900多平方米,比一市亩多一点。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人口一点六亿,在中国帮助下,重获新生

如此大的人口密度,可能有些人想起来就觉得窒息,他们能养活自己吗?确实有点困难,每年的粮食产量在5000万吨左右,每人可以分到300斤,仅够糊口而已,年年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

一般中国人对孟加拉国的了解,可能来自于一些大众品牌服装,很多低价衣服的原产地就是孟加拉国。这个国家有点像八十年代的中国,搞来料加工,利用廉价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国际舞台上,孟加拉国一直是个边缘化国家,只有在1972年才成为世界的焦点。这一年,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国家。在这之前,人们都会用东巴来称呼它。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人口一点六亿,在中国帮助下,重获新生

孟加拉国的主要居民是孟加拉族,这个民族是由此最早的亚澳人,和后来的蒙古人、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相互融入而成。目前他们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孟加拉国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原因在于地理位置实在太好了。虽然和中国不接壤,但如果从西藏出发,顺雅鲁藏布江而下,就可以漂到孟加拉。印度最有名的恒河也是在孟加拉国入海。整个国家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冲积三角洲上,几乎没有不能耕种的土地。

再加上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中国与之相似的地区大概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长三角有1.5亿多人,与孟加拉近似,但长三角的自然条件其实远比不上孟加拉,农作物以一年两熟为主,孟加拉可以轻松做到一年三熟。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人口一点六亿,在中国帮助下,重获新生

在历史上,孟加拉一直是印度次大陆政权的一部分。直到阿拉伯人崛起后,源源不断的阿拉伯海商在孟加拉登陆,带来了伊斯兰教。这里又远离印度教文明的核心区,使伊斯兰教得以发展壮大。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殖民印度时,大力扶植穆斯林统治多数人口的印度教徒。几个因素加在一起,终于使伊斯兰教在孟加拉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

英国的印巴分治分案,搞出个非常奇特的巴基斯坦,西巴东巴天各一方,只是因为信仰伊斯兰教而组成一个国家。他们之间有很多差异,经济发展也不一致,这样的国家简直是硬凑出来的。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人口一点六亿,在中国帮助下,重获新生

强扭的瓜总是不甜的,西巴在政治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家财政等方面都向西巴倾斜,东巴对此大为不满。再加上印度的干涉,东巴的分离主义倾向日益明显,这种矛盾终于在1971年爆发出来。

1971年3月26日,东巴基斯坦宣布独立,西巴基斯坦当然不肯承认。同年11月,印军入侵东巴,歼灭该地巴军。1972年1月,孟加拉国成立,正式脱离巴基斯坦。

从国防角度来看,两个巴基斯坦远离两千多公里,看上去似乎对印度形成了两线夹击的态势。实际上,由于印度军力远强于巴基斯坦,夹击反而变成了分散兵力,被印军各个击破。西巴军队完全没有能力支援东巴,只能任凭印军的分割。

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人口一点六亿,在中国帮助下,重获新生

东巴也没有任何险峻地形可以固守,只要印军配备充足的渡河设备,便没有自然条件可以阻碍印军的进攻。印度士兵同样适应此地的湿热环境,更不用提印军还有苏联顾问进行辅助指挥。

独立后,孟加拉国一直处在贫穷中,上亿人口辛苦劳作只能维持生存而已。传统的特产是黄麻,是主要的出口创汇手段。中国也有黄麻,用来编织麻袋的那种粗纤维就是黄麻。孟加拉黄麻比中国的质量要高很多,用途更为广泛一些。

近年来,孟加拉国积极发展出口贸易,承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本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超过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国和孟加拉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两国于75年建交, 在16年双方达成多项合作,至今中国已经给予孟加拉国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以及项目合作,为该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印巴分治》等】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