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说理】继续发挥制度优势打赢“心理战疫”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5 15:44:23
  • 栏目:国内
  • 来源:人民论坛网
  • 7941 人围观

【战“疫”说理】继续发挥制度优势打赢“心理战疫”

作者:吴志远 华中师范大学自媒体研究中心主任

导读: 在战"疫"过程中,用流血、流汗总结出来的科学经验,能否有效地运用到后续的战"疫"过程中,社会制度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长期的心理战"疫"中,制度优势与科学力量的结合,才是最靠谱的路径。

身体战"疫"之后是心理战"疫"

"疫来如山倒,疫走如抽丝",好容易才从严重的疫情中缓过气来的人,又看到北京的疫情在局部反弹。才稍稍放下的心,突然之间又揪起来。

这恐怕是大多数人目前的心理状态。对于公众而言,新冠肺炎这一让人谈之色变的疫病,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从台前走向了幕后。

这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不得不学会与疫情共存。"如刺在哽",将成为生活的一场常态。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非常令人不快的状态。你不能忽视它,但又不能被它压得喘不过气来。

现在已经处在从"身体战疫"到"心理战疫"的新阶段。如果处理不好,不但有可能影响正在逐步复苏的经济,甚至有可能导致疫情卷土重来,造成全盘皆输的局面。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在取得"身体战疫"的初步胜利之后,如何打赢"心理战疫",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流血、流汗总结出来的经验

如何才能做到:对于潜伏在暗处的新冠肺炎疫情,既不能被它吓到,影响正常生活,也不能因为不重视、掉以轻心而使疫情反复?

其实,前期全国、全民战"疫"中,我们已经总结出来的战"疫"经验,价值巨大。其精髓,在漫长的"心理战疫"过程中,依然将发挥决定性作用。

那就是,一靠发挥制度优势,二靠科学力量。

战"疫"获得初步胜利之后,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和心理压力不会自动消失。心理创伤既有共性,也有千万个体的独特之处。

共性包括,大家普遍担心: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经济是否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正常的轨道上?对于今年的毕业生来说,就业岗位在哪里?对于服务行业来说,疫情的冲击还会持续多久?显然,这些都会给大众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具体到每个人,疫情引发的心理冲击,差异只会更大。

一些直接面对疫情的岗位,比如医护人员、警察、清洁工,他们更是面临双重心理压力:一方面,要照顾患病人员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的诸多不确定性给自身的心理造成的冲击,也需要疏导。

可以说,身体战"疫"只完成一半,而心理战"疫"将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心理战"疫"战场上的制度优势

我们看到,在"心理战疫"的战场上,制度优势同样被充分发挥出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早在疫情爆发之初,教育、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以及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就被动员起来,开辟了心理战"疫"的第二战场。

首先针对新冠肺炎的轻重症患者、医护人员以及警察等战"疫"前线人员,进行了积极的心理辅导;继而学校也积极行动,通过网络、热线以及开展相关活动,对学生等比较集中的群体进行心理援助服务。

针对社会大众的大规模心理疏导活动,则是由卫生领域专业人士,像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等通过媒体渠道来进行疏导。他们的发声,有效地安抚了大众心理。

从上可知,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凭借独特而强大的组织优势,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基层动员的态势,社会制度的优势在心理战"疫"的第二战场上同样熠熠生辉。

科学力量的有效发挥需要基础

只有建立在制度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力量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只有以制度优势为前提,科学才能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以这次北京疫情反弹为例,6月11日之后,全市7120个社区的近10万名工作者就被动员起来,短时间内排查曾去过新发地市场的人员数十万人。仅用一周时间,疫情基本就被控制住。

很多人注意到,尽管北京这波反弹来势汹汹,却并没有像武汉一样采取大规模"封城"举措。而市民的工作、生活,秩序井然,没有因为疫情引起较大范围的心理恐慌。

究其原因,就在于从武汉"战"疫中所总结出来的科学经验,被迅速运用到首都的防疫过程中。这些宝贵经验能够如此快速的得到运用,并迅速取得效果,没有强大的制度优势,是很难实现的。

对比美国,尽管他们拥有顶尖的医疗科研机构和医疗力量,但是美国却依然在疫情肆虐方面全球夺冠。

这种对比,更是充分说明,缺乏制度的优越性,科学力量作用的发挥,是会受到限制的。

可以预期,在我国长期的心理战"疫"过程中,科学力量将会凭借社会制度的优势,终将把疫病带来的心理不适、负面情绪,从人们心中驱离。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