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9 06:25:09
  • 栏目:健康
  • 来源:五行健康辩证
  • 8078 人围观

在人体,如果湿邪偏重,阳气运行就容易受到阻滞,进而产生郁积、气有余便是火,火与湿相结合,就会化为湿热,有的甚至化为湿毒。因为湿性趋下,所以容易形成湿热下注,在人体的中下部分出现相关的疾病,比如:妇科带下病,男性前列腺炎,慢性肠炎,脚气,湿疹等等。

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湿为阴邪,属水之类,其性重浊黏腻,且湿与热合,湿热裹结,湿郁热炽,热蒸湿动,遂成弥漫表里,斥于三焦。

三焦为气机升降的道路,是人体阳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饮食物的受纳、腐熟,精微的运化、代谢都与三焦的气化功能有关。正如《难经·六十六难》中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说明三焦能运行原气,以达周身,促进脏腑的功能。

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同时它又是水液运行的道路,主持人体水液的代谢。《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说:“三焦者, 决渎之官,水道出焉”。《难经·三十一难》也说:”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而《灵枢:营卫生会》指出: "上如雾, 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说明三焦又同时主持着人体的气化功能。

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灵枢五癃津液别》有云:“三焦不泻, 津液不化,水谷并行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肿”。如若湿热阻滞,则三焦不畅,气机不通,气化不行,水液代谢受到障碍,诸病遂生。

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湿热病,湿郁热蒸,湿热弥漫于三焦之中,留连于卫气之分,且热处湿中,湿热裹结,如油入面,难解难分。而热以湿为依附,湿不去则热不清,湿去则热不能独存。因此,如何有效地祛除湿邪,以使湿热分离,则是调理湿热病的关键。

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调理湿热

其实调理湿热,就如同洗脏衣服一样,只需洗干净后,及时将衣服晾晒起来,衣服中的水分自然就会散发掉,而不是继续捂着或是加热,这样反而会使衣服发臭发霉。

因此,调理湿热证的最佳办法,不是针对“热邪’来用药,而是针对“湿邪” 来用药的,运用利湿的药物,把湿邪化去,使湿与热分开,人体的阳气自然上升,“湿阻气机” 的病机就会扭转,这样症结就会解开。

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对付湿邪,关键在于调理脾脏

大家有没有想过湿邪为什么先从脾胃入手?

肾属水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利湿的药物来扭转湿热病的病机,但是湿邪产生的源头不解决,湿邪离去之后还会回来,这样还会反复发作。

湿热胶灼,难解难分,湿不去则热不清!调理:不在清热,重在除湿

而无形之中,脾土能克肾水,湿邪的产生,当然要从土来找。”脾胃属土, 胃喜湿恶燥,脾恶湿喜燥”水湿之邪的产生,与脾的功能失调有很大的关系,脾失健运,最容易导致水湿停留,化为湿邪。

从上面分析中可以总结出,湿热病的调理,最关键的是除湿,只有湿邪除去,才能扭转病机,而健脾:最能促进水湿代谢,从根本上调理湿邪为患。


温馨提醒

1、图文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未涉及具体用药)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2、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3、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提出,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