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ERSECT潮流展,潮鞋抢购沦为一场“闹剧”,“炒鞋”的水究竟有多浑……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0 16:20:59
  • 栏目:健康
  • 来源:周到客户端
  • 5229 人围观

“退票,退票,退票......”12月7日晚上,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内,“退票”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口中要退的“票”,是从12月6日开始为期3天的INNERSECT潮流展会门票,单日票每张228元。

在一款与潮人陈冠希有关的限量球鞋发布后约半小时,所谓的潮鞋抢购彻底沦为一场“闹剧”:绝大部分鞋友表示,现场扫码要么失败,要么显示“缺货”;但同时却有人成功抢购数十双鞋子。

一时间,各种猜测、怀疑接踵而至,于是便有了开头“退票”的要求。

INNERSECT潮流展,潮鞋抢购的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闹剧”一发不可收拾

从12月6日开始为期3天的INNERSECT潮流展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这一展会聚集了各种潮牌和各路潮人,但最大的亮点还要数每日下午的产品发售会,有多款限量版球鞋在现场供观众预约抢购。

展方官方微信小程序INNERSECT Official发布的观展攻略显示:12月7日的产品发布从上午11时一直延续至晚上7时30分,在此期间发布的13件产品中有8双是球鞋,其中最大的关注点落在了两双与潮人陈冠希有关的球鞋——AIR JORDAN I MID SE FEARLESS ‘EDISON CHEN’(以下简称“白丝绸”),以及Fragment Design x CLOT x Nike Air Force 1 (以下简称“黑丝绸”)。

观展攻略显示,“白丝绸”的发布时间在下午1点,“黑丝绸”则在倒数第二场发布,参展观众可以通过展会现场大屏幕扫码抢购,最终活动排程以展会现场为准。

INNERSECT潮流展,潮鞋抢购沦为一场“闹剧”,“炒鞋”的水究竟有多浑……

“白丝绸”球鞋

据在场的鞋友小宋回忆,大约在“白丝绸”发布后半小时,“闹剧”就一发不可收拾。

记者从现场鞋友提供的视频中看到,同样是在室外的广场上,几个脚下堆满了鞋盒的人被大批鞋友围住,最后鞋盒里的鞋子甚至不知所踪。

“闹剧”结束后,现场只剩下一些被踩扁的鞋盒,一只落单在地的“白丝绸”被拍下后,在网上广为流传。

同时,网络上还有另外两组照片流传甚广,其中一张照片拍摄于现场的共享充电区,一名女子席地而坐,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出现疑似软件窗口,电脑旁连接着多个外插设备。

INNERSECT潮流展,潮鞋抢购沦为一场“闹剧”,“炒鞋”的水究竟有多浑……

另一张照片中,一名红衣男子坐在数十个鞋盒旁边,手里同时操作两台手机。事件发酵后,照片中的人一时成为在场鞋友的众矢之的。

INNERSECT潮流展,潮鞋抢购沦为一场“闹剧”,“炒鞋”的水究竟有多浑……

原来,今年INNERSECT采用大屏幕扫码的方式发售产品。一场产品发售开始后,现场观众需立即扫描二维码进入抢购界面,输入个人信息和鞋码后完成登记,预约结果即刻揭晓。

当天下午产品发售会的焦点,就落在了“白丝绸”与“黑丝绸”上。因为事发前一天,陈冠希在展会现场宣布:“未来10年将不会有Nike x Clot丝绸发售了”。

混迹鞋圈多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在极易受明星效应影响的“炒鞋”市场,这句话很可能导致“白丝绸”、“黑丝绸”的市场再热好几倍。

然而,在现场的大部分鞋友均表示,“什么也没抢到”。但与其他鞋友相比,那名拿着笔记本电脑的女子和红衣男子却抢到了二十双鞋子。

一时间,各种猜测、怀疑接踵而至,于是便有了开头“退票”的场面。

鞋友怀疑有人作弊抢购

在“退票”的诉求背后,鞋友们有更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现场是否真的有人使用技术手段抢鞋?INNERSECT主办方是否有相关监管措施来保证鞋子发售的公平公正?然而,截至记者发稿时,INNERSECT主办方始终未予以回应。

他们两三个人一个团队,抢了二三十双鞋,这也太不合理了。”

在场鞋友小新说,他们尝试了几次,要么是扫码失败,要么几秒后就显示“缺货”,

我们怀疑,他们用技术手段抢购,还(可能)用屏蔽器屏蔽了其他人的信号。”

“闹剧”结束后不久,鞋友丹尼便失望而归:“大家都用手机抢鞋,就他们带着电脑,很明显是‘鞋贩子’,我们都是‘陪跑’的。”

丹尼和其他鞋友都认为,在大屏幕上的预约二维码,很有可能就是最大的“后门”。

不少在场鞋友关于对方涉嫌使用技术手段抢购鞋子的说法不一,有人说他们提前拿到了预约二维码,有人则认为是在二维码出现时被鞋贩子通过技术手段快速破解了。

这些人取货后,还在场地上炫耀,把鞋都堆在一块儿拍照。”

小新说,见此情形,在场鞋友的情绪瞬间被引爆,“然后大家开始起哄,踩鞋盒……”

一位鞋友直言,不少在场鞋友怀疑他们作弊抢购了这么多鞋,主办方居然还给他们提货,“(所以)引起了大家的不满”。有网友戏称,本是一场潮流盛会,最终变成了“武林大会”。

我们从山东开车10个小时过来,就为了看大家起哄?”

大学生小宋说,他和朋友一行四人提早一个月就买好了INNERSECT展会早鸟票,就是冲着陈冠希的两双鞋而来,没想到结果竟如此混乱。

在小宋看来,既然将预售从线上搬到了线下,全国各地的鞋友都慕名而来,作为INNERSECT主办方就应该保证全程公平公正,“大家都可以走‘后门’、作弊,主办方不把关,那我们来的意义在哪里?”

事发后,一名鞋友表示,虽然他们也对鞋贩子的行为恨得“牙痒痒”,但是在场鞋友起哄、踩鞋盒终究还是不对的:“这件事情闹大了,又是鞋圈的一次反面案例,我们这些懂鞋、爱鞋的人,是真心希望球鞋文化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

INNERSECT潮流展,潮鞋抢购沦为一场“闹剧”,“炒鞋”的水究竟有多浑……

鞋友们开始起哄,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业内揭秘1:鞋贩发展“线人”共同获利

早在2017年6月,本报曾报道“黄牛”为抢1899元一双的球鞋“YEEZY”在环贸大打出手。当时,“黄牛”鞋贩子主要靠大量雇人在网上抽签、线下排队的方式拿货。如今,随着鞋市的火爆,扎堆门店抢鞋的情况已经逐渐变少,越来越多的平台都与品牌方合作,线上发售预约渠道增多。

但不少鞋友均表示,如今,抢购鞋子中签的几率越来越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不少鞋友直言,有不少鞋贩子使用BOT外挂技术或拿“后门货”两种方式来获得限量球鞋。

那么,究竟什么是“后门货”?顾名思义,走“后门”,拿货。

排队抽签的难度已经向中彩票靠近,一个月能中两双就已经很厉害了。”

鞋贩陆俊(化名)说,为了避免多次“陪跑”,他更倾向于直接从门店提货。

混迹鞋圈六年的陆俊,积累了不少人脉和资源,与多家门店的工作人员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他负责收鞋,对方提供货源,双方获利。

如果店里到了10双限量球鞋,他就会全部留给我,原价卖给我。”

陆俊说,交易完成后他会发给对方一个千元以上的大红包。相比这些限量球鞋上架出售后被“黄牛”扫光,没有油水可捞,店员们不如在“合作伙伴”这里获得一些回扣来得划算。

陆俊直言,鞋贩们打通“后门”的渠道各不相同,最初接触的专卖店店员是通过参加运动品牌活动认识的,经过六年的经营,他的关系网已经遍布上海多个品牌直营店和代理商门店。

关系网铺开后,“合作关系”也需要经营。除了每次红包要到位,鞋贩还需要在店员销售量不达标的时候鼎力相助。相比传统的雇人排队方式拿货,“后门货”的成本要高一些,但效率却比排队高出不少。

“我们没法确认这个店员,是否还认识其他鞋贩。”陆俊说,有时候提前几分钟拿到店员的消息,都可以在抢鞋的过程中占据优势。

业内揭秘2:有人用“外挂软件”抢鞋

一位鞋友爆料称,在INNERSECT展览抢购潮鞋的“闹剧”中,那名坐在共享充电区操作电脑的女子,被怀疑使用了鞋圈内的“BOT抢鞋机器人”外挂软件。

INNERSECT潮流展,潮鞋抢购沦为一场“闹剧”,“炒鞋”的水究竟有多浑……

有鞋友爆料,有人用“外挂软件”抢鞋

上述鞋友表示,玩游戏开“外挂”已屡见不鲜,如今抢鞋也有了“外挂软件”。其实,在此之前,“BOT抢鞋机器人”就已经出现在鞋圈。

曾经有一个名为“RSVP KINGZ”的账号在国外网络平台上声称,他利用抢鞋“外挂”抢下了1900双新发售的Yeezy 350 Boost V2(俗称“椰子”的球鞋)。

程序员徐先生告诉记者,BOT的原理,就是导入大量账号快速有效地进行抽签,通过大量账号提高中签率:“抢到鞋的整个过程,只要几毫秒,外挂比真人速度快一千倍。”

由于需要导入大量账号,记者从国内一位“BOT抢鞋机器人”外挂软件的售卖者D先生处获悉,他们卖的不单单是外挂技术,而是账号。

账号8元一个,标配500个账号,共4000元,还会附赠少量账号。”

D先生称,加上IP和服务器的费用,想要利用“BOT抢鞋机器人”拿货,前期投入大概在6000元左右。

据程序员徐先生介绍,即便近年来耐克和阿迪达斯等品牌官网增加了防外挂程序,但还是效果不佳:

厉害的外挂软件还能监控各大平台的发售情况,用来应对品牌方为了防止外挂采取的突然发售方式。”

不过,D先生表示自己已经放弃了国内市场,转战国外:“国内的风控已经越来越严格,在国内使用一般的外挂软件抢鞋成功几率并不高,反而可能会导致‘投资失败’。”

“炒鞋”背后的风险值得警惕

一位鞋友表示,随着“炒鞋”的现象兴起,越来越多不懂鞋的年轻人开始加入战局,试图从中牟利。不仅如此,那些限量版球鞋对于不少学生来说,也从穿在脚上的鞋,变成了挣外快、理财的工具,甚至有学生贷款“炒鞋”。

在这名资深鞋友看来,“炒鞋”是一种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游戏,尤其是对于没有风险辨识能力的年轻人。

今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专门发布了《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

简报指出,近期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一是“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日交易量巨大;二是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炒鞋平台提供分期付款等加杠杆服务,杠杆资金入场助长了金融风险;三是操作黑箱化,平台一旦“跑路”,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简报还指出,“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各义务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