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这么做是不是在辱杀于禁?历史没有给出答案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3 05:26:01
  • 栏目:历史
  • 来源:品味文化创作
  • 5773 人围观


据《三国志.于禁传》记载,曹丕称帝后,孙权为了连曹抗刘,不惜向曹魏称藩,并且把关羽在襄樊之战中俘获的于禁等人送归了曹魏。

于禁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因水淹七军,战败投降关羽的。关羽被东吴擒杀后,于禁与关羽的部下一起又当了东吴的俘虏。


曹丕这么做是不是在辱杀于禁?历史没有给出答案

于禁


在过了两年的战俘生活,重新回到曹魏时,面容憔悴,头发和胡须都已经变白了。于禁的故主曹操,已于一年多以前的公元220年春天去世。见到新皇帝曹丕,于禁感慨万千,流着泪赶快跪地磕头。

而魏文帝曹丕则用荀林父、孟明视的故事安慰他。荀林父、孟明视是什么人呢?在曹丕说的这两个人中,荀林父是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元帅,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楚邲之战中,指挥不力,号令不行,惨遭失败。荀林父请求死罪,景公本想将他处死,在大臣士贞子的劝说下,免其死罪,官复原职。

孟明视是春秋秦国秦穆公时期主要将领,他率领秦军于晋国的交战中屡战屡败,但是秦穆公仍然信任他。最终,孟明视总结三次战斗失败的教训,在公元前624年王官之战中,背水一战,终于打败晋国。


曹丕这么做是不是在辱杀于禁?历史没有给出答案

庞德


曹丕召见之后,又封于禁为安远将军。于禁不但活着回来了,还得到皇帝的宽容和封赏。按说事情到此,于禁应该非常感激新主子曹丕,同时内心也有所安慰了。

毕竟在襄樊之战中,天不助我,水淹七军兵败之后,苟且偷生,自己选择了投降关羽,还受到关羽的鄙视。关羽战败后,于禁又当了东吴的俘虏,对身为左将军、益寿亭侯的于禁来说,是很不光彩的。


曹丕这么做是不是在辱杀于禁?历史没有给出答案

孙权


曹操得到于禁投降的消息,大惑不解,说于禁跟我三十年,在危难时刻表现怎么还不如庞德呢?和于禁形成鲜明对比的先锋庞德,在出征之前就抱着为国捐躯,必有一死的决心,并发誓说我不杀关羽,关羽就该杀了我。

庞德战败后,面对关羽劝降,立而不跪,破口大骂,视死如归,关羽斩了庞德还很尊重的安葬了他。在曹魏,曹操曾为庞德之死悲痛流泪。曹丕即位后,派人到庞德陵前送去壮侯的谥号,对他的儿子都封了侯。


曹丕这么做是不是在辱杀于禁?历史没有给出答案

关羽


问题在于,接下来曹丕对待于禁,是不是有意为之,对其进行“辱杀”?笔者认为,是存在这种可能的。

据《三国志》记载,曹丕在对于禁安慰和封赏之后,就准备安排他出使东吴。但是在临行前,让他去祭拜曹操的高陵。

曹丕提前让人在曹陵祭堂里画上当年于禁、庞德战败后,庞德宁死不屈,于禁屈膝投降的画面。于禁到达曹操陵,看到自己贪生怕死,屈膝投降的情形,惭愧愤恨,当场病发而亡。

帝王之心思,通常是难以揣测的。于禁从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时追随曹操,已经三十年了。在襄樊战败前,于禁多次随同曹操出生入死,征战南北,是曹操最赏识的“魏五子”之一,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这些情况曹丕自然心知肚明。


曹丕这么做是不是在辱杀于禁?历史没有给出答案

曹丕


如今,于禁当完两国的俘虏又回来了,白发苍苍,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让于禁去祭拜曹操,又让他看到那些屈辱难堪的画面,如果是曹丕有意设的计谋,说明他让于禁出使东吴是假,而让于禁无颜面对厚恩于他的曹操,从而让于禁再次自取其辱,暴病而亡,也许正是曹丕想要的结果。

如果这是曹丕无意而为之,只是让于禁出使东吴之前,再接受一次洗礼教育,让他牢记过去的教训,做到不辱使命,则说明曹丕虑事不周,没有想到会导致于禁发病而亡,这么做的严重后果。


曹丕这么做是不是在辱杀于禁?历史没有给出答案

于禁


历史没有记载于禁的出生时间,就从他于公元184年出道抗击黄巾军推算,到做完俘虏回到曹魏时,也应该有五十多到六十岁吧。年纪这么大了,又刚当俘虏回来,身体又不好,怎能经得起这种打击?

不过,在于禁死后,曹丕善后做的还可以。让于禁的儿子承袭了他的益寿亭侯,又给于禁赐了个厉侯的谥号。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