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人们神化?后人又是如何神化他的?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08 14:08:02
  • 栏目:历史
  • 来源:文踪旅迹
  • 5259 人围观

诸葛亮作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将近一千九百多年的时光流转中,他已然成为智慧的化身,是融为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文化符号。在“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俚语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美誉中,尽显诸葛亮的智慧、仁忠和光彩。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却没有如此完美。他虽然尽忠报国、恪尽职守,有和管仲相媲美的良相之才,但军事能力并不显著。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的渲染,诸葛亮的形象一路被抬高,被神化。《三国演义》的出现,更使诸葛亮变得完美无缺,以至于他真实的形象被人忽略。

西晋史官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可见他虽然有治国的才干和忠君报国的贤德,军事能力却非其所长。这和《三国演义》中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无所不能的诸葛亮形象大不相同。

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人们神化?后人又是如何神化他的?

事实上,《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有许多和正史不符的情节。例如,诸葛亮没有借东风、演空城计或烧新野,也没有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关羽没有过五关斩六站、杀蔡阳、诛文丑;张飞没有战马超;黄盖没有用苦肉计......

作为艺术作品,《三国演义》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把三国时代到元朝末年,上千年的文人笔记、话本、说书、杂剧等诸多素材,加以提炼,融会贯通,最终著成了这一部奇书。

陈寿写《三国志》时,诸葛亮已去世四十年。西晋是曹魏的延续,因此陈寿在书中奉魏晋为正统,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比较公允的。到了东晋时代,由于去魏已远,自身又偏安一隅,人们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出现了双重标准。《三国演义》部分情节的萌芽,也在此时开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整个南北朝。

唐代时,对正统问题的争论并不激烈,诸葛亮因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形象,受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极力推崇,他们或颂扬诸葛亮的杰出的治世才能,表达他们的敬仰之情,或感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遗憾,借以表达自己不得志的郁闷,渴望受到统治者重用。

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人们神化?后人又是如何神化他的?

这一时期,诸葛亮的形象逐渐被完美化,他“奇谋为短”的缺点也被掩盖掉了。李白诗中有“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李商隐在《筹笔驿》中也感慨诸葛亮“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如何,他年锦里经祠堂,《梁甫吟》成恨有余”,杜甫更是在《咏怀古迹》中直夸诸葛亮“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宋代时,诸葛亮的形象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北宋时,欧阳修、司马光都主张曹魏为正统,虽然没有明说,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却暗合赵匡胤“黄袍加身”得天下的历史。

为了给赵匡胤合理掌权做铺垫,奉曹魏为正统的做法成为主流。这时对于周瑜的描述也都还是正面的,《资治通鉴》中周瑜的形象便是一位智勇双全、有胆有识的儒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也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到了南宋时,南宋王朝偏安江南的处境和当年的东晋和东吴有些相似。朱熹骨子里有推翻曹魏,排除孙吴,以刘蜀为正统的意识。这和刘蜀国号为“汉”,刘备号称“皇叔”也有关系,也更能顾激发民众的抗金热情。这个阶段,诸葛亮完美的神化形象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主流认识。

有关三国的故事,唐朝时就开始在民间流传了。李商隐诗中就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记录,到北宋时开始走向繁盛,南宋、金、元时又得到进一步发展,金元时期关于三国的历史剧目就有三十多种,朱熹以刘蜀为正统,此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诸葛亮的光辉形象也就一直定格下来。

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人们神化?后人又是如何神化他的?

到元末明初时,诸葛亮完美无缺的形象走向顶峰。罗贯中的《全相三国志评话》应运而生,清代的毛宗岗父子考订史事、增删文字,遂成今天的《三国演义》。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杂虚辞复,易滋混淆”,说诸葛亮的形象“多智而近妖”。胡适先生也说“他们极力描写诸葛亮,但理想中只晓得足智多谋是诸葛亮大本领,结果把诸葛亮写成一个会祭风祭星的神机妙算的道士”。

从正史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当然有很多神化、荒诞的部分。但作为经典历史小说中的诸葛亮,却难以否认他的精彩和大气。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