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工程”实属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3 15:21:40
  • 栏目:历史
  • 来源:惜芸
  • 6801 人围观

说起豆腐渣工程,人人都会立刻在脑袋里冒出一个字:“真坑!”从偷工减料中诞生的“豆腐渣工程”带来了不知凡几的安全事故,后果用官腔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新中国建国以来也出国不少的“豆腐渣工程”,代表比如新三公路,花费了巨额修建的公路在通车的第二天就坍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不过这种豆腐渣工程什么时候都不缺,每个国家每个朝代都对豆腐渣工程下大力打击。明朝对付豆腐渣工程的杀手锏,我们来看一看吧!

“豆腐渣工程”实属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一、杀手锏:留名+酷刑

明代各个工程都非常注重质量,也非常注重管理。比如城墙,建国之初用来防北方的蒙古骑兵,后来又用来防满族人的八旗骑兵。蒙古人之前给朱元璋徐达常遇春这些人打出了心理阴影基本上不怎么敢来。后金的八旗军队可就不一样了,战斗力超强。

为了对付这支剽悍的军队明朝组建了好几支精锐:关宁铁骑、天雄军等等。但如果没有关宁防线,明大概早就没了。所以明朝对城墙的质量重视到不仅每个大大小小的负责人都能查到,连哪块砖是谁造的砖上都刻得明明白白

这写名字可不是为了让你青史留名千古流芳什么的,而是用来方便朝廷官府砍人用的。一块砖上刻了这块砖是在哪里的哪个厂造的,匠人是谁都写的很清楚。万一哪天打仗的时候这块城砖出了问题导致了什么不好的后果,拿着这块砖就能方便利落地找着这小子的全家……这就是明朝强制推行的“质量追溯”。这样严谨的制度可不仅仅用在关宁防线上,国家大大小小的建筑用砖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操作规程

“豆腐渣工程”实属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在南京内城的城墙上有一块灰砖上刻着这样三行文字“招甲席俊翁甲首方朝张/窑匠卢立/造砖夫 广福寺”。招甲和招甲通俗来说就是现在的包工头,这批砖就是他俩承包下来的,窑匠和造砖夫就不用说了。假如有一天这块砖出了毛病只需要把他们几个抓来受刑

而对他们的刑罚也是很重的,就是那些挑筋之类的很惨的处罚。由于实行了这种制度,明朝的砖质量都是杠杠的,建筑质量自然也是杠杠的没处挑毛病。代表例如湖南长沙天心阁古城墙北京明代十三陵。这些建筑虽然历经风雨,风吹日晒几百年。但上面的名字现在依然清晰可见。

“豆腐渣工程”实属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二、杀手锏:验收刺墙

砖上刻名字只是为了哪一天建筑出了问题的时候好找人算账,但是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还是把建筑好好地完成。比如城墙,如果当时出了问题城丢了死了好多人,就算把工匠抓起来砍头后果还是发生了,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再说了,人家工匠有耳朵有腿,一听说自己盖的哪段城墙哪座城被攻破了,管他那段城墙是谁盖的,先连夜卷起铺盖卷跑了再说。是自己的问题能保住小命,反正明朝既没有摄像头也没有二代身份证,张三跑个几百里说自己是李四谁能晓得?不是自己的问题以后再回去也不碍大事,怎么说也保险一点。

所以为了应对这样的工匠,明代在修城墙时验收非常严格,不仅仅是把你的名字刻到砖上以后就放心了。验收的官员会手持一根枪去刺击城墙,只要用尽全力能够刺进一尺,这段城墙的负责人就会被斩首。条石和糯米制成的墙面当然不成问题。但明代资源有限,很多时候建筑材料都是土石。就是在这样严苛的验收条件下,土石制成的墙面也能变得像岩石一样坚硬

当然了,这种验收方法也有作弊蒙混过关的可能:如果负责人买通验收人,不使用全力去刺扎墙面劣质城墙就可以通过验收。为此,明代设置了很多人来同时验收的制度。这些人里大官小官,老乡外地都有。

“豆腐渣工程”实属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想都买通基本上不太可能,而且如果验收人放水明显和其他验收员差距太大的话,也会丢掉自己的性命。为了钱搭上自己的命,这就太不划算了。更何况朝廷给的工资也比较丰厚,所以基本上所有的验收人都很尽职尽责。城墙的质量也就提上去了。这种验收方法称作“矛盾之争”。能够使用这种方法的一般都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工程,比如朱元璋下令修建的南京城墙

三、杀手锏:用钱找平

看了上面的两个方法,都是出了问题就杀人。那么有没有不杀人的方法呢?当然有!除了杀人,明代还有更高的高招。杀人一般都是官府才敢这样做,一般人家就是再有钱,你敢随随便便杀人?于是应用金钱的方法就来了,它是官府和私人应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用钱找平

什么是用钱找平呢?在开工之前,主家会先和工匠们谈好价钱,然后把丰厚的报酬先给工匠们。现在钱虽然到手了,但是不能花。建筑的每两块石头都要打磨平整然后紧紧地贴在一起。如果有了缝隙就要用预付给你的报酬(铜钱)一枚枚地填好,直到这两块石头整平为止

等到建筑完成后,剩下的铜钱就是工人的报酬了。这种方法令人心服口服,因此在明代的达官贵人和官方招揽的工程中更为常见。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让工匠感觉每出一点问题都是花自己的钱。自然工程中也就更加用心,质量自然也就好了。苏州私家园林的古石路,就是引用了这样的方法。

“豆腐渣工程”实属坑人,看明朝是如何防豆腐渣工程的?

四、总结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要把负责人、工匠和工程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工程的质量是连在一起的。这样才不会出现所谓的“豆腐渣工程”。而明代的这几桩杀手锏,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不得不令人钦佩

参考文献:

1、《以史为镜》

2、《建筑工人2017年08期》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