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模”到“宅男”:浅析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4 01:13:52
  • 栏目:历史
  • 来源:历史八卦社
  • 7941 人围观

01

世人公论,君主集权制发展到明朝已经趋于完善。皇权高度集中,就连存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也被废除。但讽刺的是,也正是皇权近乎无限大的明代,在刷新皇帝怠政历史记录的同时,也催生了后世“虚君”“民主”的标志——内阁。

这种极不科学的怪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需要好好了解一下明代政治体制的演变。

02

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大祀天地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在最初朱元璋构建帝国框架时,很多方面借鉴承袭了元朝的经验,比如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三大机构,这三个机构被称为“三大府”。

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说法,这三大机构各有分工,总理天下政务,大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管风纪,而中书省则为“政之本”,显而易见,都督府和御史台的地位低于中书省。

“国家新立,惟三大府总天下之政,中书政之本,都督府掌军旅,御史台纠察白司,朝廷纪纲,尽系于此”。

从“劳模”到“宅男”:浅析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03

除此之外,中书省在地方也设立行中书省,总览地方军政,甚至连地方卫所都受其管辖。

如此以来,洪武朝前期构建出一套皇帝——中书省——行省——府县垂直管理的政治体系,皇帝是下令者,中书省是执行者“发号司令,责任中书”

垂直领导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每一级都拥有相对的权力空间,在治国理民的过程当中也更容易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正确决策,提升行政效率,可以说是现代国家政体的初级形态。但这种好处对于皇帝来说,却是最大的坏处,因为把相当一部分权力让渡给中书省及地方,容易造成上下蒙蔽,大臣专权陆续的隐患,这是最不能忍受的。

所以一俟天下大定,朱元璋便开始着手进行收权布局。

04

洪武九年六月,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同时把地方上对接御史台的提刑按察司,对接大都督府的都指挥使司拔高到与承宣布政使司平级的地位,在地方上确立三司并立的局面。

洪武十年七月,朱元璋在中书省之外,又另设通政司,这是一个全新的部门,主要职责是收受天下奏疏,转达下情,等于说是越过中书省,另辟一条皇帝直接与地方对话的渠道。朱元璋在颁给首任通政使曾秉正的谕旨里把通政司的“政”比喻为水,通政司的作用就是疏通水道,使其无阻塞之患。

“官以通政为名,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无壅遏之患”——《明太祖实录》

在这道谕旨里,朱元璋把中书省暗喻为阻塞政令畅通的祸患,因为按照之前的规矩,中书省为“政之本”,天下事务先通过中书省再进呈御览,也就是说,皇帝所看到的都是二手消息,这对于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来说,是不可忍受的。所以在通政司成立三个月后,朱元璋下令“诸司奏事毋关白中书省”。

短短十个字,却字字诛心,公开剥夺中书省最核心的权力,等于公然向存在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宣战。洪武十三年新春正月,朱元璋兴起胡惟庸案,在短短十天之内完成杀胡惟庸、废中书省、权分六部的壮举。

至此,君主集权制达到巅峰,皇帝真正做到了言出法随,乾纲独断。

从“劳模”到“宅男”:浅析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05

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后,更是在《皇明祖训》首章严正声明不许复立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无异于是在“丞相制”的棺材板上再钉上钉子。

乾纲独断固然能满足权力欲,但天下庶务由一个人来处理也明显不大现实,下面我们来看看朱元璋的工作时间。

“每至日鼎,食不逞暇,惟欲达四聪,以来天下之言”

“鸡鸣而起,昧爽而朝,未日出而临百官”。

每天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哪怕朱元璋堪称皇帝中的“劳模”,也有点吃不消。所以陆续设立四辅官,殿阁大学士,让他们当自己的秘书和参谋,辅导自己处理政务。但四辅官不久就被裁撤,殿阁大学士也属于咨询性质,终洪武一朝,皇帝也没有让渡权力给六部之外的其他人。

而在地方上,三四分立固然能够防止一家独大,消弭离心隐患,可这样也造成一旦有事,各司相互推诿观望,严重拉低行政效率,久而久之,容易造成“窥伺者易动,结聚者难除”的局面。

从“劳模”到“宅男”:浅析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06

为了解决极端集权所造成的中央及地方上的各种问题,明代后来的继承们在表面上遵从祖制的情况下,不断的对政治体制进行微调,总结起来也分中央及地方两方面。

朱棣打着维护祖制的旗号起兵靖难,但在夺取帝位一个多月后,就做了一件一定程度上违背祖制的事。

“八月壬子,侍读解缙、编修黄淮入直文渊阁。寻命侍读胡广,修撰杨荣,编修杨士奇,检讨金幼孜、故俨同入直,并预机务。”

重点在“预机务”,前面说过,殿阁大学士在洪武时期早已有之,但彼时的大学士仅仅只是担任秘书参谋的角色,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更不能主动接触政务。而这次朱棣所任命的大学士,却是赋予了他们参与机务的权力,“机密所系,裨益不在尚书下也”,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后世所熟知的内阁制度被正式确立。

07

永乐以后,历任皇帝不断给内阁加权,使他们掌握“票拟权”,公开的代皇帝处理天下政务,宣德以后,英宗年幼,内阁大臣更是兼顾辅政大臣这一角色,威权日渐加强,至正德年间,内阁大臣杨廷和已经公开宣称阁臣“虽建官无宰相之名,而责任有钧衡之重”。

当然,“分权制衡”这是老朱家的祖传技能,历任皇帝在给内阁加权的同时,也在不断扶持内阁的竞争对手,这个竞争对手就是——司礼监。

司礼监设立于洪武十七年,最初是掌管御前勘合的衙门,属于内十二监之一,也就是说向它这样的衙门还有十一个。宣德年间,明宣宗开设旨在培训宦官知识分子的内书堂,并给予司礼监一媲美内阁的权力——批红权。明宣宗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要在内宫打造一个“镜像内阁”,事实上,司礼监无论是从权限还是地位都直接对标内阁。

从“劳模”到“宅男”:浅析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08

内阁有首辅,司礼监有掌印太监;内阁有次辅,司礼监有提督东厂太监,至于其他的内阁大臣,对标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随堂太监。这还不够,哪怕是在司礼监内部,也存在制衡,比如司礼监掌印太监掌司礼监大印,是一把手,但二把手提督东厂太监却权力更重。

“掌印秩尊,视元辅;掌东厂权重,视总宪兼次辅。其次秉笔,其次随堂,如众辅焉。”——《酌中志》

再说地方上,明宣宗时期为了解决地方上三司并立,互相肘掣的问题,开始在东南等一些重要省份派遣中央官员担任巡抚,此时的巡抚只是差遣官,无品级,不常设。但随着承平日久,社会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巡抚由不常设逐渐变为常设性官职,到了弘治时期,除了浙江福建南北直隶外,其它身份都已设有巡抚,并且逐渐规范化,常驻地方。

巡抚代表中央在地方开府建衙,军政一把抓,三司逐渐沦为巡抚的下属。巡抚本质上与内阁一样,内阁虽然行使着宰相的职权,但毕竟不是宰相,有实无名;巡抚亦然,虽然实际上管辖着三司,但名义上地方的首脑仍然是三司长官。

从“劳模”到“宅男”:浅析明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09

所以名义上内阁统辖不了六部,只能票拟后通过司礼监的批红,才能以皇帝的名义对六部行使权力,巡抚也不能直接差遣三司长官,而是必须上奏得到允许后才得以代天牧民。

不管是司礼监内阁越好,巡抚也罢,都是属于有实权无名义,而能够给他们名义,让他们光明正大行使权力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也正是有这些重重制衡,才使得皇帝能够从浩繁的政务中抽出身来,而又不担心大权防落。

有了这些既省心又放心的下属,皇帝自然惰性日增,这也导致从成化到天启,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皇帝召见大臣的次数屈指可数,譬如嘉靖万历,二十多年不上朝,就连明代出了名的仁君明孝宗,也曾经创造过十年不召见外臣的记录。

既然能够安心当咸鱼,谁又愿意整天辛劳呢?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