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2 01:48:54
  • 栏目:情感
  • 来源:混沌大学
  • 9987 人围观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2019年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要结束了,在看本文之前邀请你先思考:

在前三个季度中,你感到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在最后三个月,你有多大可能修复这些遗憾?

如果2019年重新来过,你会更好么?

人生不需要重来,当下即是重生

很多人也许都有过——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活成现在这个样子。有些道理,如果我早点知道,或许能少走很多弯路。

但是,重来一次,你真的会更好么?

试想一下,如果你一生所有的事情都是顺利的,顺利考上一所理想大学,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没有上司刁难你,事业平步青云。到了差不多的年龄,你与她(他)一见钟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后你们的孩子过着和你们一样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生活中,你不再牢骚满腹,感到怀才不遇,你再也不用在一个凄凉的夜晚,和朋友打电话倾诉,而是每天按部就班、两点一线。到最后,你真的会觉得开心么?

不会。你会觉得了无生趣,如果你的生活一切都如你所愿,这时候,你又应该用什么填满你的生活,去消磨这漫漫一生?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2018年,美国律师的平均工资14.423万美元,高居美国职业薪资榜第四位。自建国以来,美国共产生45位总统,其中竟有25位是律师出身,比例高达55%。律师,是令无数人艳羡的工作。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数据来源:2019年《法律职业报告》(ABA Profile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但是,律师得抑郁症的人数比其他职业要高3.6倍,因为律师这个职业不允许你盲目乐观。作为律师,你在打官司之前要考虑种种可能的后果,将什么事情都往坏处想。所以,律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制胜的职业

那么,既然看似让人艳羡的工作背后也是抑郁,那么我们为什么会羡慕别人,会希望自己的人生重来一次?中年危机。职场人到中年,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以下问题:

1. 求职困境。大部分企业在招聘要求中都明确写着“年龄35岁以下”,甚至有些强度大的行业招聘门槛降到30岁。试想一下,三十多岁的你,去和那些刚刚毕业的、没有家庭负担的、薪酬远比你低的人去竞争,优势到底在哪?

2. 技能困境。这两年,甲骨文、亚马逊等外企收缩中国市场,使很多程序员不得不35岁“再就业”。程序员这个岗位可谓“三高”,工资高、强度高、技能要求高。一方面,35岁的程序员,体力、精力逐渐下降,又有多少人能和年轻人一样不断维持着高强度工作?另一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让程序员的职业保鲜期日渐缩短。例如,通信技术从1G发展到5G,其技术迭代周期也从最开始的19年缩短到如今的6年。


名称

启动时间

间隔

1G

1976年

2G

1995年

19年

3G

2009年

14年

4G

2013

4年

5G

2019年

6年

3. 生活困境。人到中年的你,繁忙、焦虑、隐忍、麻烦,伴随着间歇性快乐,这些似乎成了生活的全部。你或许会疑惑:工作、家庭与生活,到底如何平衡?于是,仅剩的闲暇时间成为你的救命稻草,例如假期出去旅游,周末与友人聚餐、户外爬山、打球等等。但是闲暇是有期限的,一旦期限到来,你不得不回归正轨,此时的你会感到焦虑,巴不得时间停滞,让闲暇重来一次。当你好不容易适应了繁忙的工作后,假期又悄然而至。这就是为什么——繁忙也空虚,闲暇也空虚

由于受求职困境、技能困境、生活困境的三重折磨,你会希望一切重新来过。但是,人生其实不需要重来,当下即是重生。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倍感折磨的原因以及我们要重回到人生哪个阶段,明确那个阶段发生的什么事情让我们想再来一次。

我们的一生,都在追求进步,进步,进步。我们想重来一次的原因在于:修复现在的遗憾。但是,重来一次,你就能获得自己真正想要的么?我们在小时候,总会幻想成年后的生活,成为科学家、医生、工程师等等。随着我们不断成长,我们最终可能会与我们儿时的幻想渐行渐远,这时候我们会倾向于认为——我们现在的选择使我们迷失了自我,违背了初衷,于是我们想找回这些,想回到最初的梦想。

你真正嫉妒过去的是什么?不是最初的梦想,而是时间,过去的我们还不用纠结——我们做出选择后将失去什么。过去的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修复我们的错误,有充足的时间重新做出选择。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下面让我们看一个例子,思考下,如果这个人的人生重来,会是什么情况?

他,家境优渥,符合“纨绔子弟”的一切特征,不管在高中还是大学,成绩都处于中下。16岁,依靠家里“走后门”进入芝加哥大学,得以继续纨绔子弟生涯。上了大学后,他依旧故我,主修政治学,却丝毫不感兴趣,唯一拿到优的课程是拳击,私下对于画画、弹钢琴、爬山、旅行等等活动乐此不疲。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游乐场管理处帮忙,并依靠自己的花言巧语追到了一个姑娘。

如果按照常规发展,这个人的人生或许是一辈子无所作为,平庸的当一个富二代。

但是,这个人是赫伯特·西蒙,是1975年的图灵奖、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赫伯特·西蒙的前半生看起来如此荒诞,但是后半生一路开挂。他的一生用一句话可以形容:顺从自己的天性

西蒙在晚年谈到他的一生的时候说:“我诚然是一个科学家,是许多学科的科学家。我曾经在许多科学迷宫中探索,这些迷宫并未连成一体。我的抱负未能扩大到如此程度,使我的一生有连贯性。我扮演了许多不同角色,角色之间有时难免互相借用。但我对我所扮演的每一种角色都是尽了力的,从而是有信誉的,这也就足够了”。

所以,现在的你,或彷徨迷茫,或积极乐观,或麻烦不断,或一切顺遂,但这都是你现在的状态,你无法改变它,也无法通过现在的状态预知你的未来。现在的所有境遇都是过去选择的叠加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选择,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呢?

第一,社会选择,工作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在1932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做一名经济学家,原因在于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萧条的谷底,即使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当时严重。所以,如何摆脱萧条?如何降低失业?什么解释了一方面需求旺盛而另一方面资源闲置的矛盾?这时候,成为经济学家看起来比成为应用数学家或精算师对当时这些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

第二,享乐选择,工作是为了享受当下。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其著作《时间的悖论》提出:专注于当下能够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热爱生活,充满激情与活力。还会拥有更多的“心流”状态,从而更快乐地完成艰难的工作任务。

相信很多人周末都面临着两种选择,去和朋友聚会或者周末充电。其实,这两者带给你的价值是一样的——都是快乐,本质没有对错之分,只不过有强度之分。如果去聚会能够带给你更大的快乐,你的状态因为这项活动而产生了很大的提高,你的朋友也因为你的参与而更加快乐,这时候,就不要纠结周末一定要学习,因为人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效率是很低的,你的脑子一会想着出去玩,一会胁迫自己必须学习。最后,学没学好,玩没玩好。

第三,理性选择,工作是为了思考未来。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一类人,他们总是喜欢畅想未来。他们喜欢研究——当下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然后制定计划、未雨绸缪,并根据他们最新的假设进行调整。他们认为——时间和金钱掌控着未来的某种可能性。对于他们来说,工作带给他们的满足感远远大于享乐。

随着我们不断成长,一些人会变得越来越适应与妥协,造成惯性思维,而丧失对事物的探索性与创造性。对于变化,他们选择回避。而未来主义者,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是享受模糊性、不确定性带来的新鲜感。

很多创业者都是未来主义者,他们畅想科技改变世界。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但是这类人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无法将可预见性和可能性加以区分。为什么蔚来汽车会巨额亏损220亿?不是电动汽车这个业态不行,它确实代表着预见性——低耗能、零排放、高效能,但是它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太超前了。在基础设施、民众认知度、劳动生产率等等这些基本因素都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选择总是矛盾的。叔本华曾说,从生命的本质和起源来看,一切生命注定是痛苦的。如果反过来,欲望太容易满足,意志的目标立时就会被夺走,于是它缺少了目标,可怕的空虚和无聊就会趁虚而入。如此一来,生命就像一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而事实上这两者也正是生命的终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一直寻找的,正是我们的麻烦所在;我们一直拥有的,正是导致我们迷茫空虚的原因

灵魂,你往何处去?

叔本华说的其实是一个悖论。因为,生活中的一切痛苦都是自寻烦恼。麻省理工哲学系教授基兰·塞蒂亚在《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这本书里提出:我们不应该回避、怀疑生活的终极价值——它们不只是收获下一个目的的手段

在生活中,我们会进行终结性活动与非终结性活动。终结性活动,以实现目标为目的,在完成后,这个活动消亡,包括你完成每一个方案,和朋友聚会,乘坐交通工具去上班等等;非终结性活动,漫无目的,不追求事物实现的最终状态,比如思考——你是谁,你想成为谁,你的人生将往何处去?

为什么你会感到纠结?是因为你没有平衡好终结性活动与非终结性活动的比重。如果你的人生有太多终结性活动,意味着你需要不断制定目标、完成目标,无论这个活动的价值是什么,在活动结束那一刻,你会感到人生毫无意义直到你寻找到下一个终结性活动。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近期,38岁浙大学霸Facebook总部跳楼自杀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人生履历在一般人看来简直完美:

● 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99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 2011-2013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

2013-2015年,入职著名软件公司Cisco

● 2016-2018年,入职外包咨询公司Ryzlink

● 2018年,入职Facebook

从Qin Chen 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来看,他的人生一路顺风顺水,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都是一路向上走,进到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企业,没有经历起起落落。他的人生一直在追求更高的目标,一个目标完成紧接着下一个。但是在美国,他遇到了挫折,他以拿到绿卡为目标,从Cisco到Ryzlink到Facebook,看似阶梯式进阶的职业生涯对于Qin Chen来说,如果最终没有拿到美国绿卡,一切都毫无意义。他没有Plan B。

这就是终结性活动的弊端,一旦没有完成目标,就会陷入痛苦,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在人生中,你应该穿插终结性活动与非终结性活动,有时候,你应该去做一些无意义的活动。这些看似无意义的活动,会在偶然间带给你意义。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埃里克·白茨格曾说,过分追求得奖对科研是有害的。做科研最幸福的时候,就是你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终于有所发现。

科研就是起起落落的过程。2003年,在花掉父亲100万美元和自己7年时光后,埃里克·白茨格“将光学显微技术的分辨能力推至纳米极限”的设想宣告失败。在那一年,白茨格不仅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要抚养。

但庆幸的是,白茨格转移了他的注意力。与被贝尔实验室裁员的博斯一起爬山远足,在加州优胜美地等国家公园里徜徉,大自然的壮阔和造物的宏大让两位科学家深感自己是多么渺小,在整个宇宙、整个人类历史洪流中,不过沧海一粟,这让他们真正放空自己,忘记工作的困顿,而仅仅享受美景本身,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从时间的焦虑感中逃逸

在这个过程中,白茨格意识到,“我想做小众的事情,我想走一条并非大家都会选择的道路”。小众的事情注定无法被所有人认同,注定是窄门。

在窄门背后,是灵魂的自由。这时候,你会陷入无我的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不妄动,才是生路。我们通常会认为,我们的人生是为了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我,是内心对自我的执着。无我,就是摆脱执着,摆脱与生俱来的习气,不受“我”的控制。其实,生命是流动的,我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我”是变化的,想要追求一个不变的“我”是不可能的。

如果执着于追求“我”,你就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被别人的情绪所干扰。其实,你控制不了外界的风云变幻,你无法要求事物的发展、别人的想法都符合“我”的心意。

所以,我们不应该执着与“我”,而是要接受世事的无常

得与失,喜与忧,善与恶,都是相对的。这时,你若能把身心世界完全放下,你会进去忘我的境界,一切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和合而生,比如,种子要发芽,需要阳光、水、空气等,这就是众缘和合。若坚固地取相分别,就会陷入小我而不能自拔。心境决定处境,苏东坡有句名言颇有禅意:“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去春梦了无痕。”(完)

参考资料:

1. 基兰·塞蒂亚《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

2. 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

3. 菲利普·津巴多《时间的悖论》

4. 新华社.诺奖得主厦门演讲:过分追求得奖对科研是有害的

*本文由混沌创新评论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部分图片源自pexels.com、unsplash.com。撰稿:蔚蓝的海。版式:JY.Yang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