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且伴且珍惜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0 16:36:37
  • 栏目:情感
  • 来源:老树听风
  • 7800 人围观
高三,且伴且珍惜

高三了。这种经历有过两次。

第一次参加高考在30年前的80年代末,那个年代的高考有个很形象的比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乾坤,走过去了,便能拥抱外面充满诱惑的世界。

都不记得那时是怎么熬过去的,只记得高中学习一直是没有太多自信,就像当年的物理老师所戏虐的那样:十窍通了九窍,言下之意是一窍不通。物理老师长得尖瘦的长脸,下巴上有一小撮山羊胡子,满嘴都是家乡的方言,每次想到那神情,就有些暗自自卑,当年他一句话就断定了我不是擅长学习的人,从此,潜意识里与学术无缘。

“后来呢?”跟孩子描述这段经历时,他笑着好奇地问道。

“后来,我肯定是跌跌撞撞地走过了独木桥,否则,你怎么有可能在北京上学。”我用一句话搪塞了过去,不是不想告诉他这些经历,而是有很多事情真不想记得那么清楚了。

高中是在老家的重点中学,后来又挤进去了高中重点班。班上同学都很好学,我每次考试都在班上垫底,这样的学习生涯注定没有多少回忆的光芒。高三时流行过一首歌《我想唱歌却不敢唱》,也许是当年高三生活最贴切的写照。

多年以后,看到央视的纪录片《高考》里面的衡水中学模式时,备感熟悉,岁月荏苒,时代变迁,而不变的仍是平凡少年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渴望。

第二次参加高考,身份已经变成了家长。虽然不是亲自在高考大军里厮杀,但反而因为不能手把手帮助而有无力感和焦虑。孩子的老师在家长会上一方面传导着备战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又极力地安慰: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孩子,作为家长只需要做好陪伴。

说实话,很庆幸孩子这些年有这么求实的校风和敬业的老师相伴。但这种焦虑却无法打消,每次模拟考试,考好了怕孩子骄傲,冷不丁就给他一杯凉水,让他冷静;考砸了又担心孩子不认真总结原因,他给自己定了理想和目标,可万一没实现呢?

焦虑来源于认知,这是孩子第一次直面挑战,如果他不能认真面对,或好高骛远,或毫无斗志,也许未来就成了另一个版本的“十窍和九窍”。岁月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轮回,否则和那个陕北的放羊娃并无二致了。

更年期和青春期的碰撞,在高考的压力之下,一不小心就会燃起战火。

也许有时候,少做少说,坦然面对反而是更好的陪伴,其实这已经不再是当年一考定乾坤的年代了,成长的路有多种选择,而更重要的是,这种与孩子牵手陪伴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

又想起高中的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在班里垫底,照例又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家忐忑地不已时,未曾料到母亲家长会回来竟神情轻松。

“奶奶没生气吗?”孩子这回是真的好奇了。

“没有生气,她告诉我,学校走廊贴了年级排名,我大概70多名,保持这个成绩考上大学应该没问题了。”

后来我一直很感激,当年父母帮助找准了自己的定位。这种豁然开朗的轻松感,陪伴我走过多年,从军、考研、转业。每次当自己感觉力不从心时,总是安慰自己,反正是通了九窍,又何必去求那十全之美呢?

家长会上,有同学的父亲分享了心理的调适过程:“改变自己,减少焦虑,让孩子愉快地面对高三。”

这些年,我们大手牵着小手走过,我们都没停止过思考,也都因此而有共鸣:

成长有阳光和风雨,且伴且珍惜。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