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3 19:53:43
  • 栏目:娱乐
  • 来源:昭荣说三农
  • 7383 人围观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1997年,张艺谋没有创作新片,而是导演了歌剧《图兰朵》。1998年《图兰朵》在紫禁城演出,成为当年的一个文化事件。但是这一年更重要的是,他拍了《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非常“主旋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回到了《秋菊打官司》的纪实的路子上去,而且走得更彻底。这一次,“纪实”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贯穿到影片的精神内涵中去。这个影片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背景,用的是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于是这个影片比起《秋菊打官司》,有一种真正的质感与力量。

《一个都不能少》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

—歪歪倒倒的小学校,拼拼凑凑的课桌椅,找不到读过初中、高中的代课老师,学校一分钱也没有,连粉笔都要数着用。这些东西在影片中,构成了真正触动内心的地方。张艺谋是以一种乐观的叙事态度来讲这一整个故事,13岁的小老师魏敏芝的“一根筋”,成为情节发展的性格推动力,并且也引发了许多幽默的小片段。而这个影片中的幽默,虽然还是看得出来有意为之的造作痕迹,但是非职业演员本身的不造作消解了编剧导演的“用心”,使这些幽默之处质朴自然起来(比方魏敏芝唱歌那个段落)。一些小情节安排得也合情合理,魏敏芝对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一般教条化的主旋律影片想像不出来的(比方魏敏芝叫张慧科拿出钱来赔粉笔)。

《一个都不能少》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

因此,影片的前半部分,相当自然动人,保持了生活相当一部分的原生状态,没有用一个创作者的角度态度去做过分的计划与干扰,这是张艺谋在处理《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题材时一个正确的策略。虽然他还是把有些情节编织得过分编情(这部影片的音乐极其程式化:在一个“感人”的情节与画面出现时,熟滥的“人间充满爱”式的音乐就准时响起),比如他让张慧科念的张明仙的那篇作文,但总体而言,影片还是是从“纪实”中取得自身的感人之处。张艺谋的艺术手段从来都不是节制的,而是过度的,但这个片子中,导演的过度浮在了表面,画面本身,人物本身,有着更深层的意义。

《一个都不能少》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

《一个都不能少》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与最佳导演奖,这是一个政府奖,奖给一个与希望工程有关的电影是很自然的。它的题材其实非常重大——关于教育问题,还兼及到城乡问题。而张艺谋选择的提出问题的角度很有戏剧性:一个“一根筋”的小老师记住了前任老师的要求,就把“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贯彻到底。但在一种社会的结构性失衡中,“一个都不能少”如何能真正地达到?在影片中,村委会的力量,是做不到的,于是张艺谋把解决途径,转向了电视台——媒介力量。魏敏芝去市里寻找张慧科,而张慧科在火车站丢失了。她看到了墙上的寻人启事,就也买了白纸墨汁,打算这样找人。但有人告诉她:这个没用,最好登报,登报也未必管用,最好能上电视。

《一个都不能少》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一种能够产生巨大社会作用的独立力量。但是要利用这种力量,是有门槛的,电视台作为一个权力机构,是个门禁森严的地方,魏敏芝凭着自己的“一根筋”,在电视台门口问一个又一个戴眼镜的男人:“你是不是台长?”最后终于进入到电视台中,有了自己的申诉机会,是一件概率性很低的事。此外,这个权力机构必定要改造个人诉求,把它纳入自身的话语体系。女主播向魏敏芝问了一连串问题,从而把整个事件上升到具备一种意识形态的代表意义,正反映了这一点。最后,在电视台的帮助下,魏敏芝不但找到了张慧科,小学校也获得了各方捐赠,学校不再缺粉笔了,有了一盒又一盒好看的彩色粉笔,每个孩子都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字。一这个有象征意味的结尾很美好,但是,未免过于轻巧。

《一个都不能少》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

这就是张艺谋的问题:他几乎总是拍不好电影的结尾。他拍的电影中能够看得出他的操作能力、控制能力,他独特的艺术趣味,但是在电影的结尾,这个导演总是暴露出他缺乏真正深入的思想力,或者真正直面的勇气。一般说来,他的电影的结尾都是封闭式的,处理“过去的”题材,一般给出一个圆圈式的轮回结局;处理“现在的”题材,一般给出一个圆满的,或者乐观的结局。《一个都不能少》的结尾的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不是每一个小学校都有一个“一根筋”的魏敏芝(她之所以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前提也是偶然的),也不是每个孩子的走失都能得到电视台的关注。当然,大众媒体的介入是一件很好的事,它能够树立典型事件与典型人物,加深大众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但它不是一个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主体。

《一个都不能少》问题在于,它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缺乏普泛可行性的

当将最后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搁在大众媒体上时,并且展现出乐观的心态时,这种希望就显得华而不实。张艺谋的问题,在于他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太轻省了,他非常迅速地把这个问题真正的严酷性给跳了过去,而给出了一个轻巧的答案。在影片中,魏敏芝坐在电视台的演播室里,面对着摄像机圆圆的镜头。这个镜头得到了两个特写,像是一种力量的源泉。但是,仅仅从“镜头”,就能够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吗?在媒体与个人的协作中,可以解决一些同样是“个人”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还需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加以审视。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把《一个都不能少》也理解为一部大众媒体的作品,在意识形态与现实、在大众媒介与个人之间,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那就不必苛责于它。——但是,如果一部大众文化产品,对于大众意识起到了误导的作用,那么其中的危险性,还是应当警觉的。

欢迎屏幕下方留言,我是昭荣说三农,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哟~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