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5 10:43:24
  • 栏目:娱乐
  • 来源:皮皮电影
  • 8895 人围观

今年是新中国的70华诞,七十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电影自然也不例外。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回望在新中国刚刚起步之时,一切都百废待兴,新旧交替的电影行业也面临着各种技术、物资等方面的考验。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即便在技术水平和创作环境遭遇重重阻碍的条件下,仍然诞生了像《祝福》、《舞台姐妹》、《小兵张嘎》等经典电影,涌现了许多影史留名的电影艺术家。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谢晋、崔嵬、水华、谢铁骊、李俊、成荫······这些老一辈导演共同书写着新中国电影的新风貌,缔造了新中国电影的初步辉煌。

今天皮哥推荐的这部作品正是谢铁骊导演最知名的代表作,它以其独具韵味的诗情画意被誉为“新中国电影史的一朵奇葩”——

《早春二月》丨1963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 / 谢芳 / 上官云珠 / 高博 / 韩焱 / 俞平 / 范雪朋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在那个电影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年代里,以“小资”知识青年为主角的《早春二月》无疑是个异类,备受主流舆论的抨击和贬斥。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没有慷慨激昂的革命口号,没有视死如归的英雄儿女,《早春二月》抒情诗般的韵味无疑与红旗飘飘的时代格格不入,在一段时间里它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被叫停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但正是这抹诗意,让《早春二月》在56年后的今天仍然被广为传颂,成为新中国电影里最亮眼的存在。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26年,彼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刚刚拉开大幕。

心怀理想却受困于现实的知识青年肖涧秋应昔日好友、如今已是小学校长的陶慕侃邀请,前往其所在的芙蓉镇教书。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小桥流水、垂柳依依,如诗如画的芙蓉镇驱散了肖涧秋长久以来的苦闷惆怅,与多年未见的老友陶慕侃相聚更是让他为之兴奋不已。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欣喜之余肖涧秋似乎看到一丝希望:或许在这无处施展抱负的乱世,从事教育会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在陶慕侃的家里,肖涧秋结识了陶慕侃开朗活泼的妹妹陶岚,两人相谈甚欢,让这对有着共同语言的青年男女不由得互相产生了倾慕之心。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与陶慕侃他们的闲谈中,肖涧秋意外得知自己的老同学李志豪牺牲在了战场上,留下孤苦伶仃的妻子文嫂和一对年幼的儿女在芙蓉镇。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心中感慨不已的肖涧秋出于同学情谊,前往文嫂家中探望,让郁郁寡欢的文嫂宽慰不已。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看着残破不堪的房屋,以及这对可爱的孩子,肖涧秋不禁心想这位卑微怯懦的文嫂今后如何独自支撑这个家?

本着良心和道义,肖涧秋决定以后尽量对文嫂他们多加照顾,让他们不为生活的饥寒所迫。文嫂感激不已,暗暗流泪。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自感做了件善事的他兴奋地在雪地上奔跑跳跃,肖涧秋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更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与陶岚的相识。同为新青年的两人常凑到一起讨论哲学艺术、以及平日的所感所想,俨然已经成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芙蓉镇的美好与祥和让肖涧秋开始觉得,做了那么多年漂泊的孤雁,或许到这里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但陶岚却一针见血的指出,在芙蓉镇的质朴之中藏着奸刁,平安下面藏着纷扰。肖涧秋并不以为然。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两人的关系日益亲密,情愫渐生,这让同为小学教员的钱正兴不由心生妒意。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家大业大的钱正兴一直对陶岚情有独钟,他甚至希望以资助陶岚出国留学为名义与她结婚,但却总是得到陶岚的冷脸相待。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钱正兴伤心恼怒之下辞去了教师的工作,也引来与其交好的其他同事对肖涧秋的牢骚和不满。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一心致力于个人抱负的肖涧秋无暇顾及他人的闲言碎语,在课堂上他尽力传授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此外他还劝文嫂把女儿采莲送到学校,由他负责上下学的“接送工作”。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长此以往,那些爱嚼舌头的镇民邻里纷纷传起肖涧秋和文嫂的谣言,一时间人尽皆知,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正所谓“人言可畏”,文嫂的心中屈辱万分,她打算不再让采莲去上学,她害怕那些虚无缥缈的流言蜚语会将她打垮,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得知此事的肖涧秋心中也格外沉重,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善意和同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但在陶岚的鼓励之下,他勇敢地面对着那些人的非议,面对着学校内部的压力,并鼓励文嫂也坚强面对。

肖涧秋在陶岚的支持与陪伴下坚持着自我,把畏惧和胆怯暂时抛弃,坚定着自己的理想信念。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但就在此时,文嫂年幼的儿子不幸夭折,让这个丧夫丧子的苦命女人再度意志消沉:如果就此下去,她或许就会这样死去。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看着孤苦无依的文嫂,肖涧秋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文嫂娶回家,终止流言蜚语蔓延,让文嫂也有一个依靠。

这个想法时时刻刻折磨着他,让他纠结不已:因为他的心里已经有了陶岚,让他毫不犹豫舍弃爱情,一时之间无法做到。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犹豫再三,肖涧秋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陶岚,不出所料,陶岚对此无比惊愕与失望。

她犀利地指出,肖涧秋的行为只是出于同情,而不是爱情。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陶岚的话让肖涧秋窘迫不已,在爱情与责任之间,他陷入彷徨和挣扎······

就在肖涧秋为此心急如焚之时,文嫂的邻居阿婆匆匆赶来,带来一个噩耗:文嫂自杀了。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孩子的夭折、流言的不堪,接二连三的打击让文嫂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直到此时,肖涧秋才真正理解了陶岚当初对小镇的评价。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美丽祥和的背后,果然是人心的险恶和难以揣测,就在文嫂离世不久,镇上将其誉为“守节的烈妇”,甚至将肖涧秋誉为文嫂的大恩人。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曾经被他们百般诋毁讽刺,如今却成了人人称赞的“节妇”、“恩人”,肖涧秋在感到无比可笑的同时,又对这个小镇灰心不已。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他终于看明白了,在这险恶的世道里,哪有什么世外桃源,小小的芙蓉镇就让他束手无策,差点溺死在是非的漩涡里——道义和教育无法拯救别人,也无法照亮自己。

一番思虑之后,肖涧秋将采莲托付给陶家,心无挂碍地离开了这个曾让他浮想联翩的“梦幻之地”,义无反顾地回到时代的喧嚣之中。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陶岚在读完肖涧秋留下的信后,也毫不犹豫选择去追随肖涧秋的脚步,一起投身到时代的洪流当中······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早春二月》延续着《神女》、《小城之春》等民国时期文人电影的艺术风采,含蓄委婉又不失批判力度,酣畅淋漓的抒发着独特的民族风韵。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烟雨蒙蒙的江南小镇、意蕴深长的小桥流水,《早春二月》的芙蓉镇如同山水画一般令人流连忘返,寄寓着片中每一个人的喜乐哀愁,平静的之下的暗流涌动,却人间的无情。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心怀理想的肖涧秋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是难以掩盖的珍贵品质,但面临封建思想和世俗目光时的无能为力,又是他作为“小资”的局限与桎梏。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50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回望这部作品,不得不佩服在当初如此严峻的环境里,它所坚持的艺术探索精神和巨大勇气。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1963年,北影厂拍摄了《早春二月》,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骂战

《早春二月》见证了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传承,它证明一部好电影的魅力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味道会日益醇厚,令人回味无穷。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志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