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将修建航天基地,靠近赤道的新玩法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7 00:42:08
  • 栏目:国内
  • 来源:中国航天报
  • 8152 人围观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领域的热度持续上升,不仅发达国家诞生了大量私营公司投身于航天事业,更有许多主权国家在积极进军这一领域。

近日,在航天领域极少有人关注的印度尼西亚就发布了一则新闻,宣布要在其巴布亚省兴建一个航天基地,以便使用该国国产火箭将卫星送入太空。

事实上,印度尼西亚已经在西爪哇省南牙律有了一个火箭发射场,但那儿主要是用于小型探空火箭的发射。印尼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院特意选择了土地辽阔的巴布亚省北部的比亚克岛来兴建新的航天基地,就是为了容纳更大型的火箭,至少要能够把航天器送入离地面300公里高度的地球轨道。

在印度尼西亚发射卫星其实是有一定先天优势的,因为那儿靠近赤道,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另外,那儿比亚克岛的东岸又面向广阔的太平洋,没有特别需要回避的残骸落区,火箭级间比能够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

印度尼西亚应该是早就惦记上了巴布亚省的这一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比亚克岛北部预留了100公顷的土地。

目前,时机成熟,印度尼西亚开始寻求国际合作伙伴,联手推进航天基地的建造工程,预计第一阶段工程将在2024年之前完成。

作为综合实力不是那么强的后发的航天国家,一般都没有能力一开始就铺很大的摊子,而是要结合国家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慎重挑选最初的发力点,以便能够以最为经济的方式切入航天这一高科技领域。

把发射场作为初始切入点的国家就是在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除了上文提到的印度尼西亚,还有一个国家就是新西兰。尽管新西兰的地理位置太过靠南,已经偏离赤道很远,但是那里濒临人迹最为罕至的南太平洋,飞越发射场附近的飞机航班屈指可数。这样的话,建造在新西兰的发射场就可以实现有史以来最为密集的发射频率。

早在2015年12月,新西兰就开始在其偏远的玛西亚半岛建设这一发射场。而且这还是全球第一个用于发射轨道航天器的私有综合发射场。这个发射场被获准最多每72小时进行一次发射,但拥有它的火箭实验室公司因为订单原因,只是希望每个月能完成4~5次发射。

2017年12月21日,新西兰的《外太空及高海拔活动条例》正式生效,这意味着新西兰航天工业的法律框架得以确立。新西兰经济发展部长认为,这标志着新西兰的航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航天将为新西兰进入全球经济创造机遇,从而为新西兰人带来真正的经济利益。

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筑巢引凤,对于“航天小国”来说,是一条很现实的路。此外还有一条能够增强自身航天技术实力的途径,就是首先从投资要求较小的小型卫星开始起步。

还是以印度尼西亚为例。作为岛国,印尼使用光缆通信极为不便,所以他们更加依赖卫星技术。印尼是亚洲地区最早使用通信卫星的国家之一,但这些卫星主要是从国外采购,并多由其他国家帮助发射。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印度尼西亚在2003年就与德国的柏林技术大学合作,研制了第一颗属于印尼的卫星。这颗卫星基于德国成熟的微小卫星平台,使印尼技术人员获得了实际的工程经验。该卫星于2007年发射,2013年寿命终止,其间进行了技术试验、地球观测和姿控试验。

紧接着,在2012年,印度尼西亚就开始独立研制卫星,并于2015年发射。该卫星已经可以利用星载自动识别系统识别印尼水域的船舶。另外,该卫星上还携带了一台摄像机和通过业余无线电通信进行灾害管理的有效载荷。

另外,东南亚国家越南也是拟定了由研制卫星逐步起步发展航天的长远规划。

越南从2013年仅有1公斤的微卫星起步,逐渐发展,目前已经将目标放在了500多公斤重的雷达遥感卫星上了。当然,这颗卫星也是采取了国际合作的方式,由日本NEC制造。但是通过对NEC的卫星订单,越南已经派遣了多达36名工程师前往日本各大学接触航天技术。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典型国家就是卢森堡。这个国家尽管国土面积较小,但作为欧洲金融中心,着力构建健全的投资保障体制和宽松的税收政策,专门吸引太空巨头在此设立总部,构建了发达的太空总部经济。著名的欧洲卫星公司总部就在这里。

2017年7月20日,卢森堡专门颁布了《太空资源开发与利用法》,吸引行星采矿方面的公司前来投资。目前,在太空经济方面,卢森堡已经领先于全欧盟,其太空产业总值占到了GDP的1.8%。

尽管受限于自身的经济规模等因素,但这些新近开始发展的航天国家都在选取自己独特的切入点,为航天领域带来了一阵阵清新的气息。

文/李宇飞

编辑/杨蕾 张晓帆

监制/许斌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