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8 21:33:27
  • 栏目:历史
  • 来源:阿森品史
  • 7266 人围观

导读:王安石变法是宋代的一次转折,按照吕思勉先生的说法,宋帝国由强大有生机到后来变得死气沉沉,关键就在于王安石变法。这种言论虽然遭到了很多历史学家的质疑,但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宋朝的那一次改革运动,把宋朝的命运彻底地斩断。前半段有生机有活力,后半段却是命运多舛缺乏动力。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王安石画像

作为影响到宋朝命运的王安石变法,它的形象也在历史学家的心目中变得很尴尬,支持的人认为他是伟大的变革,不支持的人认为它割裂了宋朝的命运。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下王安石变法,但聊的不是他的对与错,而是聊到他的另一面貌,因为在这一场变革运动中,宋朝的知识分子也被割成了两段。


根据历史记载,宋代自一开始就推行的是文人政治,因为他们经历了五代十国,知道了武人乱政带来的破坏性,因此,之前的恐惧感加剧了他们对于王朝政治的偏执性,所以文人占满了整个朝堂,而武将则只能低头干事。这种做法,的确保证了政权的稳定性,也避免了五代十国的危机,但可惜的是,这一做法并不高明,武将集团的失去使得文人政治让国家缺少血性,因此在对外战争之中,文人主政基本上主张以和平为主,甚至还认为国家以稳定为主,不要随意发动战争。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北宋军队

按理来说这于国于家都是好的,但是对于当时宋朝的环境来说却非常的尴尬,宋朝处在一个风尖浪口之中,北方的游牧民族日渐强大,而且契丹有逐渐由游牧向农耕转化的趋向,再加上北方失去了长城沿线的防御体系,所以整个宋朝非常的危险,使得环境犹如一叶扁舟逆流而上,如果不前进那就只有后退和死亡。当年宋太宗宋太祖这些军人出身的统治者还在的时候,国家还能够发动一两次的战争,在高粱河之战中打得轰轰烈烈,但是后来的政治中,基本上没有参战的军人入主中央,于是宋朝的政治开始堕落。


因此在澶渊之盟以后,整个宋朝的政治以文人为主导,所有的人都是得过且过,只要政治稳定,哪管以后洪水滔天。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宋朝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应对北方的威胁,国家养着近百万的常备军队,庞大的军费开支让宋朝绝望。紧接着为了分权制衡,保证国家稳定性,文官集团的人数大得吓人,于是官员的开支又成为了宋朝的一大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宋朝已经变成了一个肢端肥大症的胖子,他每走一步都感觉非常的艰难,而后面又有一个追杀他的游牧民族。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王安石画像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文人集团开始逐渐的走向分裂。虽说整个宋朝的政治是以文人集团为中心,但是有一部分文人想要打破这一切,因为他们有还有着家国情怀,想要拯救摇摇欲坠的国家。于是庆历新政、熙宁变法也就应运而生。这些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与传统的老知识分子展开对抗,并且想要打破读书人独尊的地位,建立起一个文人军人共治的政权。结果传统的知识分子与新兴的知识分子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很明显新兴的知识分子抵不过传统的知识分子的力量,熙宁变法失败了,而庆历新政也夭折了。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王安石变法后文臣集团走向分裂

在这种空前的失败之下,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感觉到了绝望,所以他们也干脆加入了传统的知识分子当中。而有的知识分子在改革之中则是生出了一种更加强烈的反抗意识,他们想要摆脱自己的阶层,将要为国家而彻底的与传统知识分子决裂。这些人就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激进的改革派,他们意识到了,传统的士人集团是祸国祸民的存在,他们的稳固性让国家寸步难进,而这一切虽然当前没有问题,但未来肯定会导致宋朝亡国。因此他们提出的口号,与其沉睡而死,不如改革而生。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王安石画像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王安石等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直接彻底的与传统知识分子决裂,他们彻底毁掉了原本的国家制度,推行一系列的新政变革。这种改革力度之深刻影响到了宋朝的每一个政治体制,从最开始的第1层的青苗法,到更加深层的经济军事改革法,再到后来的整个政治体制的官僚改革,王安石无所不用其极对整个政治体系来了一个刮骨疗伤一般的手段。很明显王安石这种做法彻底的推翻了传统读书人阶层要的稳定政治,而且他这种改革的积极性,让原先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都开始反对。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王安石画像

于是王安石变法已经不仅仅是一场关于国家命运的变革了,反倒是与知识分子阶层打了一场最为尖锐的内战,保守派人物坚定地认为,国家再怎么不好,但好歹也是国家,大家在稳定的秩序下还能活下去,但王安石变法是要打破国家原有的体制,最终迎来一个不确定性的未来,这些传统的知识分子不允许有不确定性的未来,他们要的是稳定性。所以,传统知识分子为了自己的饭碗,与王安石这些为了国家的命运寻求变革的人展开了恶战。

  • 这场斗争从整个朝堂到整个地方打的非常的激烈,所有的读书人各出奇招围绕着宋神宗,打出了轰轰烈烈的招式。后来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经过了残酷的斗争,王安石最终被打倒在地上,他最终没能爬起来,文人相轻让他感到绝望,传统知识分子的保守也让他无语凝噎。就这样传统的知识分子保住了自己的家,保住了他们的家天下,但却丢掉了整个国家的未来。
王安石变法的另一面:宋朝知识分子集团分裂,为国还是为家?

宋神宗画像

正因为如此,当年吕思勉先生评价宋朝的命运的时候,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个很关键的转折点,当年大家没有真正撕破脸的时候,虽然国家很破旧有很多的问题,但大家还是努力的和气生财,但王安石变法以后,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彻底的分裂开来,他们对未来不抱希望,所有的人围绕自己的利益而展开尖锐的斗争,家天下已经被固化,国家的未来将不复存在。


总结:

正因为如此宋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太多的读书人的担当,那些有血性的读书人,要么被当作王安石给干掉了,要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踯躅不前。后来的宋朝历史就变得非常的尴尬了,所有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生存,所有的读书人在危机之中选择了退却,即使有李纲这样的人物,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低调下去。所以后来的宋朝历史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希望了,武将集团抬不起头来,文人集团彻底失去了担当,这样的王朝实在是很难有复兴的机会。

参考文献: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

《续资治通鉴·卷六十六》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