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8 23:33:48
  • 栏目:历史
  • 来源:去疾书院
  • 5808 人围观

我们经常能在穿越小说里看到这样的话:"某某头戴儒巾,身穿直裰"或者"某某头戴儒巾,身穿褴衫",等等。"儒巾"两个字,在关于宋明两朝的小说中露脸次数非常多。但到底什么是儒巾呢?

其实在宋明两代,学生和士人戴儒巾的比较多。也就是说,儒巾基本上可以说是读书人的标配。在《鹤唳华亭》这部剧里,就出现了儒巾和褴衫,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如何称呼它们,也不知道它们背后的文化韵味。没关系,今天我就结合这部剧以及一些古代绘画,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儒巾的知识。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鹤唳华亭》剧照与《中兴瑞应图》中人物

儒巾长什么样?《鹤唳华亭》中出现的儒巾很可能参考了这幅画

什么是儒巾呢?一般古代读书人戴的帽子我们就称为儒巾。

但如果有人这么跟你解释儒巾,就等于没有解释。因为你还是不知道儒巾长什么样子。

这么跟你说吧——儒巾既然是"巾",就一定是一款帽子。在帽子顶端留下大大的一坨布,再将这块布撸到帽子后面,这就是儒巾。

如果这么说你还不明白,那可以这样告诉你——张国荣版《倩女幽魂》里面宁采臣头上戴的就是儒巾: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倩女幽魂》中宁采臣头上戴的就是儒巾

你看,儒巾其实看起来很随意。它并不像唐巾、乌纱帽、四方平定巾、东坡巾等宋明帽子那么精致。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古代读书人,大多数可能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就是说,要戴太精致的帽子,他们未必有钱去支付。但这种帽子又是"非带不可"的——因为你只有戴上如今,别人才能一眼认出你是读书人,然后给你相应的尊重。

《鹤唳华亭》这部剧里出现了大量的太学学生,这些学生头上戴的都是儒巾: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鹤唳华亭》剧照

当然,刚才关于经济学的解释其实是我猜测的。

儒巾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原型。当时的儒巾叫做章甫,是一种表面上看起来方方正正的帽子。由于孔子戴过这种帽子,所以后来这种帽子受到读书人的追捧,渐渐地就演变成了宋明时期的儒巾。

但是,张国荣头上戴的儒巾,和《鹤唳华亭》中出现的儒巾似乎有所不同。为什么呢?因为宋明两代的儒巾似乎也稍有区别。

比如《鹤唳华亭》中的儒巾很可能就是参考了《中兴瑞应图》图中的儒巾样式: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中兴瑞应图》局部

《中兴瑞应图》是宋代画家萧照所绘。萧照是宋代著名画家李唐的学生。这两人都生活在靖康前后,属于北宋和南宋朝代交替之际的画家。

画的名字叫"中兴",所以显然是完成于宋高宗时期。由于是宋代绘画,所以对我们了解宋代的服饰有最为直观的帮助。

除了刚才的截图,这幅画里还出现了大量儒巾的样式。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中兴瑞应图》局部

有的样式接近《鹤唳华亭》中的儒巾,有的更接近张国荣头上戴的儒巾——比如上述这幅图右侧白衣的人,头上戴的就和张国荣的更为接近,这种儒巾也更接近明制。

明代的儒巾其实也是广大学子们社会地位的象征

为什么我要反复强调"明制"呢?

因为明代很特殊——很多唐宋时期诞生的东西,到了明朝,尤其是晚明,其审美达到了高峰。所以,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实用,还要好看。

所以明代的儒巾,不仅仅是随便带一个软帽子,然后将帽子顶端的布给撸到脑勺后面。明代人更讲究的是——美观。我们现在从明朝的绘画中,仍然可以见到文人戴着儒巾的场面: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明代士人画像

这种儒巾,从前面看方方正正的,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庄子巾(道士戴的)非常相似,所以在明代也叫方巾。

"头戴方巾"或者"士戴方巾"等类似的话,估计很多人在小说里都见过。

明代王圻在《三才图会》中说:"儒巾,古者士衣逢掖之衣,冠章甫之冠,此今之士冠也,凡举人未第者皆服之。"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在明代,只要是没有考中的,尤其是举人,一定会戴儒巾。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这幅明代画像给我们呈现的儒巾就更接近《鹤唳华亭》中的儒巾

所以,儒巾在明代实际上是读书人社会地位的象征。

像宁采臣这种头戴儒巾的学子漫山遍野乱跑,不论跑到哪,人们都会予以一些尊重。像陈坤在《龙门飞甲》里的这身装扮,实际上也是一幅读书人的装扮。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龙门飞甲》中陈坤戴的也是儒巾

儒巾配褴衫,这是宋明学子服装的两大标配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同大家聊过褴衫:

在《鹤唳华亭》中出现的太学学生,除了头戴儒巾,他们身上也会穿褴衫。儒巾和褴衫,是宋明学子服饰的两大标配: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鹤唳华亭》中的学生

这种形象,其实我们在明代许多绘画里都能找到。

比如在明代绘画《徐显卿宦迹图》里,就出现了身穿褴衫,头戴儒巾的明代儒生。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徐显卿宦迹图》局部

在《徐显卿宦迹图》"国师正席"部分,更是出现了大量的儒生形象。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徐显卿宦迹图》局部

另外,明代士人画像,则给我们提供了更为直观的"高清大图"作为参照: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明代士人画像

而这些历史图像呢,都给我们研究古代学子或读书人服饰提供了参考。

很显然,《鹤唳华亭》或多或少都是参考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的。

到了清朝,实际上就已经不存在儒巾了

我说了这么说,其实也就是希望大家在看剧之余,能看懂剧里面的中国古代文化。

这些东西离我们很远很远,也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实质影响。但是,了解它们,能让我们更了解我们的文化。文化,即是一个民族的气质。

我们的历史书在介绍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时,都会配上这样的画像:

宋明时期的学生都戴什么帽子?从《鹤唳华亭》来看宋明时期的儒巾

在清朝初期,几乎所有的“遗老”都会戴这种头巾

在他们头上,曾经引以为豪的各种帽子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简单的"头巾"。

这种"头巾"其实就是一块包括住头部的"遮羞布"。戴上它们,仿佛头上的头发还在;戴上它们,也不违反清朝法律。既要保护自己,又要保持气节。

这是明代遗老的无奈之处。

也是中华文化在明清之交的可惜和可悲之处。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