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1 11:29:28
  • 栏目:历史
  • 来源:画笔中的历史
  • 5239 人围观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诸葛亮有一封《出师表》,他还有一个《后出师表》,里头提到了一个人物——昌霸,也可以称作昌豨、昌务。虽然《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亮所作还存在争议,但是它的创作时期也是在三国时期,内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其中提到“曹操五攻昌霸不下”,看来这个昌豨也是让曹操比较头疼的一个军阀。那么这个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呢?曹操是如何对他的呢?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徐州群盗出身的昌豨

我们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朝廷对地方基本上失控,民风尚武,又处于那样一种乱世,就很容易发展出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帅。青州、徐州右靠大海,左有泰山和泗水,还是很容易出现这种豪帅的。在徐州就长期存在臧霸、孙观、尹礼、吴敦、昌豨等豪帅,被称为泰山贼。根据一些记载,似乎其中前四个是一伙的,以臧霸为首,昌豨是自己一伙。臧霸活跃于琅琊国开阳,而昌豨一度在彭城国。

《三国志·魏书·臧霸传》:“(臧霸)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於开阳。”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彭城王刘和)初平中,天下大乱,和为贼昌务所攻。”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这些泰山群盗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也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宏伟目标,陶谦在徐州,他们就名义上跟陶谦;刘备在徐州的时候不太清楚,不过按照昌豨后来和刘备的关系,双方也应该是和谐共存的状态;吕布夺取徐州,泰山豪帅们也跟着吕布混。后来曹操击败了吕布,一是泰山豪帅们确实有些能量,二是曹操之前打徐州造的杀孽太多了,不得徐州的民心。曹操也“入乡随俗”,对臧霸、昌豨等人进行了安抚和拉拢。

臧霸的能量比昌豨应该是要强一些,所以曹操把青州和徐州交给他负责。这个大概是军事上的。除此之外曹操对这些泰山豪帅都进行了“洗白”,给他们官做,基本上都是太守。为了提供出这些位置,也是为了限制这些豪帅们的政治资源,曹操从琅琊国(属徐州)、东海郡(属徐州)、北海国(属青州)三个郡中又分出城阳郡、利城郡、昌虑郡三个新的郡,臧霸被任命为琅琊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相;孙康(孙观的哥哥)为城阳太守。至于昌豨,也得到了曹操的招安,一般认为昌豨被任命为东海太守,也有少数人认为是昌虑太守。这个我们今天不细研究了。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三国志·魏书·臧霸传》:“太祖以霸为琅邪相,敦利城、礼东莞、观北海、康城阳太守,割青、徐二州,委之於霸。”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昌豨的几次反叛

臧霸跟着曹操以后,就一心跟着曹操做事业。但是昌豨不同,他比较桀骜不驯,感觉自己有两下子,多次反叛曹操。下面小编就来说说昌豨对抗曹操的过程。

第一次反叛

昌豨的第一次反叛是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当时曹操和袁绍的矛盾已经激化,战事一触即发。袁术走投无路,北上来投奔袁绍。曹操派刘备拦截袁术,结果刘备就脱离了曹操,占据了徐州。这个时候昌豨在东海,也呼应刘备反叛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的处境属实很危险,北方有强大的袁绍,南边有早就想北上的孙策,西南有坐拥荆州的刘表,西边还有名义上臣服,实际上爱谁谁的关中军阀。而且曹操的硬实力还不如袁绍。在“官渡之战”前,曹操不被看好是很正常的,昌豨反叛曹操也可以理解。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曹操先是派刘岱和王忠打刘备,但是打不过,于是他亲自去打刘备。刘备也是对曹操产生心理阴影了,很光棍地丢城跑了。曹操攻取小沛、下邳,继续深入击败东海的昌豨,但没有杀掉昌豨,而是继续任用。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昌豨叛为备,又攻破之。”

第二次反叛

昌豨的第二次反叛是在“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击败了袁绍,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势力。不过袁绍虽然受到重挫,但还没有彻底失败,仍然占据地缘环境上的优势。曹操还不算稳操胜券。这个时候昌豨又在东海郡反叛了。

虽然战胜了袁绍,但是曹操还是有一堆事要干,比如进攻仓亭的袁绍军队;再比如进攻在汝南给自己捣乱的刘备和龚都。像昌豨这种反叛的地方豪帅,曹操也没有功夫搭理,由张辽和夏侯渊来处理。这个时候正是“官渡之战”结束后不久,地主家也没余粮。夏侯渊和张辽打了几个月,粮食吃完了,打算不打了回军。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这个时候张辽注意到一个问题,他每次来到围戍前,昌豨总是莫名其妙地瞅他;两军交战的时候,昌豨军队射出的箭也越来越少。张辽意识到昌豨可能是后悔了,于是他和昌豨进行谈判,并且壮着胆子只身来到昌豨的老家三公山,和他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昌豨于是再次投降曹操。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与夏侯渊围昌豨於东海……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

第三次反叛

如果说昌豨头两次反叛曹操还可以理解,第三次就难以理解了。这个时候曹操已经扫除了袁谭和袁尚,平定了冀州,是当之无愧的北方的霸主。曹操此时在外部又没有太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昌豨反叛曹操,实在是没有道理。在建安十一年(即公元206年),曹操把东海郡的襄贲县、郯国、戚县割给琅琊。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昌豨反叛了曹操。不过昌豨具体的反叛时间小编也不清楚,只有一个大概的范畴。所以昌豨的反叛和这次对行政区的重新划分孰先孰后,二者之间有没有直接关联,小编也不能保证,只是提出一个个人的想法。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割东海之襄贲、郯、戚以益琅邪,省昌虑郡。”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曹操派于禁进攻昌豨,进展不顺利,又派夏侯渊、臧霸帮助于禁。昌豨实在是顶不住了。他和于禁是好朋友,于是向于禁投降,希望能够活命。其他将领建议将昌豨送到曹操那里,让曹操定夺,但是于禁却以曹操军中一条军令——“围而后降者不赦”将昌豨处死。这种做法虽然得到了曹操的赏识,但也被史家裴松之鄙视了一把。到此昌豨反复横跳的生涯就走到了头。

《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昌豨反,遣于禁击之,未拔,复遣渊与禁并力。”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豨与禁有旧,诣禁降……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

《三国志·魏书·臧霸传》:“又与于禁讨昌豨。”

曹操“五攻不下”的昌豨,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物?

小结

曹操拿下吕布,昌豨投降;刘备重得徐州,昌豨背叛曹操呼应刘备,被曹操打了两次,刘备被打败,昌豨投降;“官渡之战”结束,昌豨反叛曹操,被张辽招安;曹操平定冀州,昌豨再度反叛,最终被于禁、夏侯渊、臧霸等人击败。总而言之曹操五次攻打昌豨(有一次是部下),昌豨四次投降三次反叛,一直没有彻底归附曹操。《后出师表》中所说的“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