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1 15:18:51
  • 栏目:历史
  • 来源:江上孤舟
  • 6264 人围观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每逢战乱时期,就是人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趁着这样的机会,不少人都能够立下赫赫战功,从而名流千古。就比如清朝晚期,各国派兵侵入大清,使得国家民不聊生,纷争骤起,百姓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苦。百姓的生活一苦,就总有造反者站出来,他们期待带领着百姓创造新辉煌,更期待利用这样的机会开创自己的天下。但是自古以来,能够成功造反的人屈指可数。由此看来,造反并不是有人带队,有人响应就能成功,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晚清时期,袁世凯手握7万兵马就感野心勃勃逐鹿天下,他为何能有这么大的底气呢?要知道,曾国藩当时可是握有50万大军,但他依然尽心尽力的效忠大清。与他相比,袁世凯手上的兵马根本不够看,那他为何还是敢造反呢?这就有几个原因了!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其一、野心不同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的士兵,这就表明着人或多或少都有想要往上爬的心理,谁不希望站在高处俯瞰天下,伸手一挥就有无数人响应。那种人上人的滋味感,很容易就让人上瘾。所以,自古以来,手握大权的将军们常常想要推翻王朝,自己坐上皇位。袁世凯当然也是这样,他想要做那发号势力的王,不想做那听从命令的兵。于是他一直在养精蓄锐,找时机发动叛变。


反观曾国藩,他当然也是有野心,但他的野心只是权倾朝野,并非是坐上王位。曾国藩是一位读书人,他本是朝廷里的文官,出于爱国之心,最后才会领兵上战场。文官和武官的想法不一样,大部分的文官都想着勾心斗角,如何一步步往上爬?他们的思想复杂中却又透着单纯,不像武将那般野蛮且目标远大。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其二、对军队的掌控度不同

别看袁世凯手上仅握有7万兵马,这些兵都算是他的精兵,每一位都对他服服帖帖,最为忠心于他。很多时候,团队的人员在精不在多,如果心不齐,力量是不会大的,心向一致的时候,才是最为所向披靡的时候。曾国藩手上的兵是多,但真正效忠于他的,估计还不足10万。而且他掌握这么多的兵马,使得军队里的关系错综复杂,一旦处理不好,不就会爆发问题。到时候别说征战天下,内战就能先将他逼疯。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其三、思想观念不同

在古代,读书识字能让人明事理,同时也能让一个人变得迂腐起来。曾国藩作为一名文人,他读了不少儒家经典,知道为官之道,有不少治理天下的好方法。这些书籍让他变得头脑灵活,能想出不少的应对之策。可同时也让他有着守旧的思想,只知道效忠国家,就算偶尔生出了反叛之心,他也会很快将这个萌芽给扼杀掉。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袁世凯的思想就不一样,他像是一位胆大的赌徒,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敢于为了目标而拼尽全力。再者来说,像他这样在刀光血影里存活下来的将士,他的内心要更狠一些。他可以为了王位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但曾国藩却做不到不考虑百姓的想法。因此,思想的不同,让他们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其四、有无靠山的区别

袁世凯之所以敢造反,不仅是因为他手下的兵都对他忠心耿耿,还因为他背后有着大靠山。他在造反之时,地方势力大部分已经心向于他,因而他也算是众望所归。加上列强国家开始觉得清政府有点脱离掌控,有了换新主的想法,所以他们也都纷纷支持袁世凯。如此一来,袁世凯的底气就足了,自然就该奋力一搏。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曾国藩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别看他手上兵多,但当时他已经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界。对内,他用铁血手段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这样的手段不仅震撼住了反叛者,也让百姓们对他觉得忌惮,认为他没有仁慈之心,不想要支持他。如果他敢在这个时候造反的话,他手上握有的军队说不定也会同时反叛于他,让他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对外,曾国藩思想守旧,还有着浓烈的忠君爱国情绪,这样的情绪让他对外国列强的好感不深。他一直在用全力阻挠着列强国家在中国的势力扩展,这就变相地得罪了列强国家。所以他们不可能推选他为新主,毕竟拥立一个屡次与列强国家做对的人,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明智之举。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综上来看,曾国藩手上握有几十万的兵马,看上去似乎是抢占了先机。但实际上,他一没有胆色去放手一搏,二没有百姓全力支持,三没有靠山给他支撑。所以他只能选择尽忠职守,做一位名流千古的"忠臣"。再反观袁世凯,他手上兵力虽然不多,但是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他敢赌敢拼,不在意外界的流言蜚语,不在意旁人的目光,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他能成功,也算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很多时候咱们看待事物不能仅看表面,而是要透彻冷静的分析一下。为什么从古至今造反成功的人那么少?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被手上握有的东西蒙蔽了双眼,以至于他们无法冷静的分析局势。以为手上的这根鸡毛能够直接当令箭用,鸡毛就是鸡毛,轻飘飘,风一吹就跑。所以,没有足够筹码之前,还是要沉着应对,不能擅自出手。否则失败了,那就等同于掉入了万丈深渊,根本就不回来了。

为何手握50万兵马的曾国藩不行动,看着袁世凯带领7万精兵称王?

平日里没事大家还是应该多读一些历史,历史上发生的故事往往透露出不少的经验,让我们从中学到不少的知识。读书能能够让人明事理,让人变得更聪明。但读书也不能读死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云雾看内涵。否则,死读书会让人变成书呆子,有知识却无灵性。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