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09 10:42:56
  • 栏目:历史
  • 来源:乌龙书影
  • 9513 人围观

极盛的表象

英国作家麦迪森(Angus Maddison)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提到,1750年,即乾隆十五年,中国GDP占全球总值的31%,位居世界第一。乾隆二十七年时,中国的人口总数突破三亿,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不论在时间的纵向尺度上,还是与当时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中,乾隆时期的中国都是一个极盛的顶点。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但与这个极盛的表象所矛盾的是,生活在乾隆时期的人民,却并没有从富庶的国力中受益,反而生活得艰辛万分。引用一段《饥饿的盛世》中的描述来直观地说明这一点:

1793年,英国排除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国使团的穿上,为他们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为何国民的生活水平与国家的综合国力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为何艰苦的人们面对这样的境况没有质疑和反抗?

这些问题的答案固然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

这篇文章,将主要针对清王朝对社会残酷的思想打压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展开。


从开明到严苛,乾隆十六年发生了什么?

熟悉乾隆的读者们都知道,乾隆并不是一个荒唐无度的君主,相反,他头脑精明,励精图治。从雍正到乾隆的过渡,实际上是社会氛围从严苛走向宽松的过程。

总所周知,雍正时期发生过几场文字大案,如我们熟知的吕留良案、汪景祺案等。乾隆看不惯父亲的作为,还曾为案件中被牵连的人平反。

与此同时,他为了止住文字狱的风潮,还颁布过法令:若有举报文字之罪者,若举报失实,则将按诬告罪反坐。

从颁布初期,直到乾隆十六年,大清王朝的社会文化氛围宽松,文艺界百花齐放。据推测,曹雪芹的《红楼梦》可能就是在这段时期开始创作的。

可在乾隆十六年,一场事件让乾隆态度骤变。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乾隆画像


乾隆十六年七月初二,云贵总督硕色向皇帝密报,他在贵州安顺府普定县民间偶然发现了一件广为传抄的"奏稿",内容攻击乾隆失德,犯有"五不解、十大过"。

这"五不解、十大过"的具体内容已不可考,但乾隆皇帝看到这份"奏稿"时完全懵了,可谓当头一棒。

即位初期,乾隆想成为一位中国人理想中的明君:开明、仁慈、公正、爱民如子,正大光明。

相比起自己的父亲雍正时期的境况,他认为过于严苛的社会氛围会导致君臣和君民之间产生隔阂,反而不利于良好形象的树立。而他更想成为如自己的祖父康熙那样一位宽大仁厚的君主。

所以他一直以来施行的政策都是宽松的,而出访时也处处展现着自己为民的一面。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可这份"奏稿"完全击垮的乾隆的信心,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如此爱民的我,怎会在民间留下这样一份印象?

他感到不解、委屈,最后产生愤怒。他于是下令严查此案。

可查案的进展却令他更为震惊。

原本他以为这仅仅是一场小范围传播的事件,没想到全国各地都相继发现了这份"奏稿",随着事件升级,牵涉的人员越发广泛,此案变得一团乱麻,了无头绪。

见状,乾隆皇帝只好匆匆结案,把两名传抄过的低级武官定为主谋,杀掉了事。

这件事给了他极大的刺激,抓不到真凶,自然而然地,皇帝就把这份仇恨转移到了传抄这份伪稿的百姓身上。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大别山今景


就在这场风波还未平息时,又发生了马朝柱反清案。

事情发生在乾隆十七年四月十八日,记载中称,在湖北东北的大别山区发现了一起聚众谋反事件。主谋马朝柱是个中年人,说自己有法术,在深山中以烧炭为名,纠集众人,意图不法。他还刻了一个大印,内有"统掌山河,普安社稷,即受天命,福禄永昌"字样。

按理说,这些纠集起来的村民大多没有什么文化,也并没有什么造反的资本。更多的,不过是马朝柱本人想要骗取村民钱财的一种手段。

可乾隆皇帝正为"五不解,十大过"的伪稿案心烦呢,这个案子忽然撞在了枪口上。

于是他下令严查。最终,案件共捕获了所谓起义骨干二百余人,缴获军械三百余件。

乾隆可谓吓出一身冷汗:要不是伪稿一案让自己提起警惕,搞不好一两年后就会真的发生反清起义,威胁大清的统治。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两场大案接连发生,不禁让乾隆反思:为何自己即位以来,对黎民百姓全力施恩,并无失德之处,而会发生这样的思潮和举动?

现实让乾隆皇帝的传统儒家治国的理想破灭了,他忽然意识到,"愚民们"只记得住鞭子带来的痛苦,而记不住主上的仁慈。他们愚昧而亲信,没有头脑和判断,只热衷于享受传播小道消息的快感,容易受到不实之词的蒙骗。

乾隆从此态度骤变,转而开始极为信赖《韩非子》中的断言(尽管他曾经反感这个政治理论家):君主控制臣民,无需"养恩爱之心",而应该通过严刑来强化权力的威慑力量,"刑盛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盛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


大兴"文治",到底治了些什么?

乾隆三十八年三月,皇帝为了大兴文治,打算在自己任内修撰一部人类史上最大的丛书。他于是下诏,鼓励藏书家们奉献自己的珍藏图书给国家用以修书。

为防止人们害怕"犯忌讳"而不献书,乾隆还特意在谕旨中声明:文人写书,不可能本本政治正确,哪怕出现了,也不过是过去作书之人的过错,与藏书之人无关。

令下之后,各地纷纷执行。短短一年半时间,各地送来的图书一万三千五百多种。

可乾隆皇帝读着读着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怎么这么多书,一本"反动"的书都没有呢?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其实在修撰一部丛书之下,乾隆的另一个目的是看看民间的思潮状况,以此为之后的扫除行动做准备。

可现在的状况,很明显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于是他不再忌讳,直接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禁书运动",要求各地官员严加搜缴,否则"并于该督抚是问"。

在这场运动中,一个典型案例是"字贯案"。

《字贯》是乡间举人王锡候编撰的一本字典,因其中所写"《康熙字典》所收四万六千字有奇,学者查次字遗彼字,每每苦于找遍全书,掩卷仍茫然。"涉嫌诋毁圣祖皇帝,而被同乡人举报。

最初,受理的官员海成觉得,这些话顶多算"狂妄",而称不上"忤逆",但当时正是文字严查期,他便据实上报给皇上。

可没想到这为他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乾隆收到报告,读了读《字贯》的序文,也觉得这"忤逆之处"算不上什么大事,可接下来,他忽然"须眉皆立,满面涨红",在海成的奏折上批复:"此实大逆不法为从来未有之事,罪不容诛,应照大逆律问拟!"

原来在《字贯》第十页,作者王锡候向读者解释何为"犯讳"时,将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名字都写了出来,并告诫大家使用这些字时因想办法避讳。

本是一片好心,却因为直接写出了三位皇帝的名字,乾隆大发雷霆,骂受理此案的官员海成"双眼无珠",又命他将逆犯王锡候立刻押解进京,交刑部严审。

王锡候不过是一介六十五岁的老者,哪有什么谋逆的想法?可他却因此被按照"大逆"律处以凌迟,而子孙七人被处以斩监候,秋后处决。妻媳及年未满十六岁的儿孙,都赏给功臣为奴。

更冤枉的是处理此案的官员海成。

他原本在禁书运动中功绩颇多,却因这一次疏忽,勾销了以往功绩,而被定罪为斩立决。皇帝"宽厚",改为斩监候。至此,他才心满意足。

很明显,这是一起冤案。可乾隆为何对此抓住不放?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正是冤枉,才能引起全国范围的恐慌。

皇帝几乎是给全国的官员一个警告:海成这样的有功之臣尚且"空言塞责",你们好好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制造恐怖,杀一儆百的手段,很多时候是出于策略的考量。

马基雅弗利说:"令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更安全。"很明显,乾隆通过这种忽宽忽严的手段,让官员和民众都不敢妄动:已有这样的先例,那我的行动会不会也受到惩罚?

这种举动为了维护皇朝的权威性,使人们永远处于战战兢兢不知斧头何时落下的心理状态。乾隆觉得,这种恐惧的压服,是社稷长治久安的根本。

GDP世界第一又如何?三分钟看文字狱如何毁掉盛世

那些文治中收缴的"反动"书籍后来怎么样了?

当然是被焚毁殆尽。据近代学者推算,全国禁毁图书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达十五万册,销毁版片总数一百七十余种,总计八万余块。

乾隆所谓"文治",本质是一场文化浩劫。


打断士人脊梁,则国家亦危矣

经历了"文治"之后,社会的文化氛围愈发紧张,传统儒家所宣扬的"个人精神"也被乾隆严加提防,常常出现污名化名士的案例。

限于篇幅,便不展开谈这些事件。但这样做的后果便是,留下来的官员不再追求精神独立,而是完全投入到了等级秩序的规则中来。士人阶层的精神脊梁被打断,道德标准一再降低,只为贪图升官与享乐,不再生发出救世济民的宏伟愿望。

乾隆朝的大臣,大多有能力而无操守,这样的人把持朝政的后果便是:在皇帝的监督之下,他们或许会勤勤恳恳地工作和执行,而一旦皇帝放松警惕,他们就开始肆意贪污,不再恪守本分。

张宏杰总结道:

乾隆之后的中国,一蹶不振,人心沦丧,在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面前都缺乏抵抗力,不能不说与乾隆打断了官员和士人的脊骨表里相关。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