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日救国到护持内地佛教的高僧:虚云大师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3 01:29:24
  • 栏目:历史
  • 来源:弘正堂
  • 8005 人围观


从抗日救国到护持内地佛教的高僧:虚云大师

近现代百年,在波诡云谲的政权更迭中,中国佛教一次次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为挽救中国佛教,大批菩萨纷纷化现于世。其中,虚云老和尚以真修实证的卓越功行,以复兴名刹、培养弟子、嗣衍五宗、弘传戒法、制定规约、承传法仪、挺身护教、整理古籍、弘扬佛法、慈济众生等兴教利他的业绩,成为四众尊仰的人天楷模、法海灯塔。虚老一生虽安居于山林,但总览佛教全局,每当佛教面临危险,他总是挺身而出,为佛教的命运而奔走,成功扭转局面后,又总是复归山林,是谓“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赴炉汤”。


虚云法师(1840—1959)为近代高僧,法师一生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是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的大德。建国后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


“至于我个人,似有一种责任”,他帮助风云变幻的中国度过军阀混战,度过日寇侵略,也度过了新政权建立初始的慌张与忙乱。


从抗日救国到护持内地佛教的高僧:虚云大师

1934年(一说1936年),虚云法师移锡曹溪,重兴六祖道场南华寺。云公在南华十年,以耄耋高龄,左支右绌,辛苦撑持,委曲求全,济变御侮,其困苦艰难不堪殚述。云公自己曾记述云:“云自甲戌八月入山,见圣地道场变作修罗恶境,祖庭成牧畜之所,大殿为屠宰之场,方丈作驻兵之营,僧寮化烟霞之窟,菩提路列肉林酒肆,袈裟角现舞扇歌衫,罪秽弥纶,无恶不作。云始以善言相劝,置若罔闻。稍示权威,则持刃寻逐,濒于生死者亦屡矣!”个中艰辛,足可领略,尽管环境险恶,云公始终不忘自己佛子身份,严守戒律,遵百丈清规,“一粥一饭,持午因时,一步一趋,悉守仪范”。他每日“早晨四时即起,领众上殿念经。早、午、晚同大众在禅堂静坐,每次坐香一支。冬天,打禅七二十一天或三十五天,这期间法师每日三点半起床,在禅堂行行坐坐,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每天晚间讲佛法,指示修行的方法。”(惟因《记虚云法师一二事》)


抗日战争爆发后,云公提议全寺大众每日礼忏二小时,为前线官兵祈福消灾,号召全体大众减省晚食,节积余粮,赈济灾民。


1942年10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派屈映光等到粤,请云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11月6日,云公由南华启程,到1943 年1月26日法会圆满,历时三个多月。法会期间,名公巨卿赠给云公的名贵古玩及字画等共五大箱,于归途中分赠各地寺庙,自己不留一物。侍者问之,公以“徒费保存,徒乱人意”为答(史明《缅怀虚云和尚的盛德》)。所收果资,亦命侍者登记,移做南华寺修建海会塔之用。


1946年秋,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寺院诵经追荐我阵亡将士,虚云法师应请往广州主持水陆法事,九月十七日坛设六榕寺,启建水陆道场七昼夜,结坛时,寺内绯桃,忽然开花,重台璀璨,得未曾有,随喜十余万人。法事毕,虚云老和尚应潮汕官绅之请,到潮州开元寺大弘佛法,皈依受戒甚众。


从抗日救国到护持内地佛教的高僧:虚云大师

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很多大陆僧人纷纷前往台湾、香港,虚云在香港的弟子坚留他在港弘化,但是为了护持内地佛教,毅然回住云门,继续修复祖师道场。他认为在香港“弘法自有人在”,“至于我本人,似另有一种责任。以我个人言,去住本无所容心。惟内地寺院庵堂,现在正杌陧不安。我倘留港,则内地数万僧尼,少一人为之联系护持,恐艰苦益甚,于我心有不安也。我必须回去”。在云门受难后,他不但不退缩,反而北上,向政府提出三点要求:“(一)不准拆寺、毁像、焚经。(二)不强迫僧尼还俗。(三)准许配给僧尼田地,自行耕种。”虚云在“云门事件”中,虽然受尽磨难,但是他却不改初衷,为护持大陆佛教,延续佛教慧命无怨无悔。


从抗日救国到护持内地佛教的高僧:虚云大师

1952年中国佛协筹备成立时,有人在会中提出“废除戒律,开放饮酒肉”,甚至在全国各地僧尼改装的事多有出现,据当时《现代佛学》报道:“关于长沙僧尼改装事,兹据长沙佛教界工作同志来信云:长沙僧尼改装问题,截至四月十五日,已经改了百分之八十列宁装,中山装均有。其原因有二:一是便利工作,二是完全还俗。前者虽已改装,但仍坚持信仰,为佛教服务。后者与俗人无异,脱离寺庵生活。所有改装僧尼,都是自觉自愿。政府既没有明令废除,合作社与妇联也没有开什么会通过。”由此可见当时大陆佛教界的状况之一斑。在这种背景下,虚云大师力挽狂澜,反复强调戒律为佛法的根本,坚决反对非戒毁律的主张,斥责“秀才是孔子的罪人,和尚是佛的罪人”。后来又将他在中国佛协成立时的讲话整理成《末法僧徒之衰相》一文,终于使得汉传佛教中僧衣、独身、素食的传统得以保持下来。如果没有虚云大师的德行和威望,今日佛教界的状况将无法想象。


从抗日救国到护持内地佛教的高僧:虚云大师

虚云在《自赞》中写到:“这个痴汉没来由,荆棘林中强出头。峰顶直钩寻钓鲤,海中拨火欲烹沤。作事岂从人所事,怀忧不为我而忧。问渠何故寻烦恼?担子加肩未敢休。”这一偈子形象地反映出虚云大师为佛法事业勇于担当的精神,以及护持佛教的大无畏菩萨精神。(虚云:《自赞(星州佛慈居士请题)》,《虚云和尚全集》第5册《诗偈》,第112页。)


虚云法师的一生,正如有篇纪念他的文章所说:“虚云和尚对传戒、讲经、做水陆、做法会样样都拿手,对于垦殖、建筑也样样在行。虚老修庙,从规划设计到具体施工,都是亲自主持督导,从不烦劳他人。对于农事上开垦种植诸项,更是因地制宜,胸有成竹。法师一生弘扬佛法,利济群生,且悲深愿大,心坚行苦。虽出身富贵,至老不改其志,苦心修行,深受海内外佛教徒信众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是后人的楷模。”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