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3 09:52:22
  • 栏目:历史
  • 来源:飞鱼说史
  • 6240 人围观

序言:

长城,不只是一处名胜古迹,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当站在长城上的那一刻,一种无法抑制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我们深知脚下的长城,经过岁月的洗礼,是在向我们诉说它背后那一段段不可被磨灭的历史。

它就在崇山峻岭上一动不动地匍匐着,宛如一条巨龙,几千年来,似乎一直在渴望腾飞,但它殷切的目光背后,更渴望的是一个民族的强大,一个国家的兴盛,如今,我们已经做到了。

当我们向世界骄傲地大声呐喊:我们是中国人的时候,这条巨龙,好似完成了它的使命,但我们知道,它还会一直在那,继续向后来人诉说它背后的历史。

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多是明朝时期的建筑,因为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时代,但是修筑长城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长城的修筑达到了高峰,最终秦始皇统一华夏后,修筑成了万里长城。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其作用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本篇笔者就来和您聊聊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修筑的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宛如巨龙的长城

长城的修筑起源于西周。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诗经·小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古代一直把祭祀和战争,视为国家大事,士兵们的英勇和战争胜利后的盛况,自然也是人们歌颂的对象,上述《诗经》中的语句,就是歌颂了周宣王初年讨伐玁狁取得了胜利。

而其中的“城”指的就是在朔方筑城,也就是用来防御的城堡,这也说明了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已经意识到了防御建筑在战争中的作用,后来这种城堡就与烽火台相连接,构成了最古老的防御和传递军情的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烽火台遗址

《史记·周本纪》记载: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这里的“烽火”,就是在烽火台被点燃的烟和火,一般来说,如有敌情,白天点烟,夜里点火,此外,根据敌人的情况,对于点火的材料和数量也有细分,以此来传达准确的军情,此处暂不细论。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修筑的城,还并不能被称之为长城,不过这也可以说是长城的最早形态了,也正是基于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修筑长城达到了高峰,既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修筑的长城有互防和边防之别,笔者就分别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互防”的长城。

春秋战国,诸侯并起,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和纷争不断,为了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和防备其它诸侯国的侵犯,不少诸侯国开始修筑“长城”,修筑这类长城的诸侯国主要有赵、魏、楚、燕、齐等。

  • 赵长城。

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籓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史记·赵世家》

《史记》中记载的这段话是赵武灵王对楼缓说的,意思是赵国的先王(也就是赵肃侯)在赵国南部的边界修筑了长城,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赵南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赵长城遗址

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的位置分在了晋国的最北边,而它的南边是魏国,《史记·赵世家》又记载曰:围魏黄,不克,筑长城,由此可见,赵国和魏国在赵肃侯时期经常交战,于是赵肃侯修筑了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魏国。

  • 魏长城。

魏西界与秦相接,南自华州郑县, 西北过渭水, 滨洛水东岸, 向北有上郡、 鄜州之地,皆筑长城以备秦。——《史记正义》

从上述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魏国所修筑的长城有两处,分别是魏西长城和魏南长城,而这两处长城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用来防御秦国。

那么魏国是什么开始修筑长城的呢,《史记·秦本纪》给出了答案,曰:孝公元年,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也就是说,从秦孝公继位后,魏国就开始防范秦国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魏时期的长城遗址

此外《史记·魏世家》中亦记载:(魏惠王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这更进一步说明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已经与周边各国交恶,修筑长城防范秦国的同时,也用来自保,足见此时的魏国已经开始衰弱了,而魏惠王当政魏国,也是魏国由盛转衰的起点。

  • 楚长城。

叶东界有故城,始自县东,达比阳界,南北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荆州记》

楚长城又名方城,楚长城的特点不在于“长”,而在于“方”,因为它是环行于宛而建筑的,此处位于楚国的北部,是楚国向北扩张的前方堡垒,也是通往秦国的交通要道,

《水经注·汝水》记载: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於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方城,由此可见,楚国建造方城不是为了防御而是对外的扩张,楚长城的建造,也见证了楚国也曾强极一时,想要以方城为依托,称霸中原,军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楚长城也是诸侯国中为数不多的,不是被迫建筑的长城。

  • 燕长城。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王之有也。——《战国策》

这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张仪对燕昭王所说的话,这里的长城,指的就是燕国的南长城,也是燕国和赵国的分界线。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位于河北雄安的燕长城遗址

燕昭王继位之初,燕国所面临的的外部环境异常严峻,东边有强齐,南边有赵、魏,燕南长城的修筑,则是为了防御这些诸侯。

  • 齐长城。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史记·楚世家》引《齐书》

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争霸之时,齐国已经在西南部修筑了“堑防门”,作为边境要塞,到了战国时齐威王统治时期,齐国南部的楚国和越国对齐国的压力倍增,而齐国南部的鲁国又疲弱不堪,无法充当齐国的屏障,于是齐威王“齐筑防以为长城”。

到了齐宣王时期,楚国多次伐齐,为了缓解来自楚国的压力,于是在齐威王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修,从而建成了绵延千里的齐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山东齐长城遗址

通过上述诸侯国修筑的长城情况,我们可以得知,在当时的战乱频繁的时代,长城成为了诸侯国自我防御的重要依托,但是尽管他们建造的长城无比坚固,最终还是无可避的被秦国灭了国,所以治理国家不能只是依托城防的坚固,最重要的是从内在真正地强大国家。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边防”的长城。

说完了诸侯国之间的互防长城,我们再来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边防长城,修筑这类长城的主要诸侯国有秦、赵、燕。

  • 我们先来说秦长城。

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於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史记·匈奴列传》

秦昭襄王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君主,秦国能灭六国,秦昭襄王功不可没,不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并不能当秦国的家,因为他还有个极其厉害的母亲,大秦宣太后。

在秦昭襄王(秦宣太后主政)时期,秦国为了防御北部胡人的侵犯,就修筑了长城,而秦长城的具体位置,由于史料中缺乏记载,暂不细论,不过从上述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其大体的位置在陇西等三郡的北边。

  • 我们再来说赵长城。

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史记·匈奴列传》

此处赵武灵王时期修筑的长城并不是我们上面讲到的赵南长城,而是赵北长城,是赵武灵王在赵国进行了胡服骑射强大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之后,打败了北部的林胡等游牧民族而修建的。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赵长城遗址

由此可知,赵武灵王修筑赵北长城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防御胡人,更大的目的在于巩固自己已经取得的战果,而这一军事基地,也成为了后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击溃匈奴,使胡人数十年不敢南下的重要依托。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後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由此亦可见李牧实不亏战国名将之“名”。

  • 我们最后说燕长城。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史记·匈奴列传》

燕国同样在北部边界修筑了长城,其目的也是为了抵御胡人,而在史料中并未提及燕国修筑长城的时间,不过修筑长城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而战国时期的燕国,一直是比较疲弱的诸侯国,直到燕昭王时期,强极一时。

而《史记》中记载的燕筑长城是在赵武灵王修筑长城,燕国名将秦开大破东胡之后所筑,再结合结合燕昭王时期燕国的强大,由此可推断,燕国修筑的长城应在燕昭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位于内蒙古的秦长城遗址

通过秦国、赵国、燕国所筑的边防长城,我们可以得知,这三个诸侯国修建长城的目的,皆是为了抵御北部胡人,《史记·匈奴列传》亦记载: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於匈奴,则进一步说明了战国时期北部的游牧民族,已经成为了华夏诸侯国的强敌。

用长城作为防御体系,则可以有效的抵挡胡人的“骑兵”,想想也是,胡人的战斗力强悍,主要是以良马为基础,但是对于坚固的长城来说,胡人的马再好,也不可能直接飞越过去,可以说,战国时期北部边防长城的修建,有效地保护了华夏文明。

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大地上诸侯国相互征伐、纷争不断,几乎乱成了一锅粥,而胡人并未能趁机作乱的原因之一了。

飞鱼说: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在春秋战国时代,没有强大的攻城器械,坚固的城防,是很难被攻破的,而修筑长城,则成为了诸侯国用于自保的重要手段。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何纷纷修筑长城?不仅用于互防,还用于边防

日落时分的长城

但是长城的坚固,只能使诸侯国自保一时,而不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因为决定诸侯国之间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综合国力。

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远远强于山东诸侯,他们所修筑的坚固的用来互防的长城最终还是崩塌在了秦国的铁蹄之下,这也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史记》、《战国策》、《水经注》、《荆州记》、《史记正义》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