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5 10:13:08
  • 栏目:历史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9971 人围观
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0年4月20日,周恩来访问印度时与尼赫鲁会谈。

1962年,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不断蚕食我国领土。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为捍卫国家主权,我国对印度进行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东线战场是在世界屋脊雪域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进行的,战争历时两个月,共打了两个战役,最后以印军的惨败告终。我们取得了新中国建国后第二次对外抗击作战的伟大胜利。

当年,我是陆军第11师32团2营4连的一名战士,亲自参加了这场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战场的点点滴滴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令人记忆犹新。

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解放军进藏

趟冰河

喜马拉雅山地区空气稀薄,气候寒冷,四季如冬,老百姓终年穿着老羊皮皮袄,战士常年棉衣不离身。对印自卫反击战行军途中河流多,河上又无桥。战士们最怕的是趟冰河。喜马拉雅山的河水由冰川雪水汇聚而成,冰冷刺骨,身体泡在河中不过3分钟就会被冻的彻底麻木。有时遇到河过深时,身上带的全部武器弹药、被服干粮、炊具、工具都得扛在肩上,或挂在脖子上,或顶在头上,两手扶着下到水中。当趟到河中心时,会遇到床板大的冰块,如果躲避不及被大冰块撞倒跌倒,刹时间将失去知觉,冻僵在水中。冰水如果漫过肚脐以上,水激的那种痛苦,简直无法忍受。有一次,连队战士过河,趟到河中心时有同志苦笑着,高声喊我:“林山,啥叫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为人民服务!”他这一喊,确实使我亲身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

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2年10月20日,在兼则马尼的玛尼堆旁,西藏边防部队从建筑物中搜索出印军并俘获了他们。

雪窝中的一夜

1962年10月10日,上级下达对印进行自卫反击的战斗命令后,我们立即从西藏日喀则开赴海拔67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中印边界,对不断蚕食我国领土的印军进行反击。

对印反击的第一个战役,是在我方的克节朗草场。印军一个加强旅与我边防军一河之隔。反击时间定在10月20日8点。战斗即将打响,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涨,高喊着“我国领土不容侵犯,与敌寸土必争”。纷纷表示,要勇于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誓死保卫祖国边疆!

8点,只见空中升起了3发信号弹,接着万发炮弹射向印军阵地,炮声震天。我军炮击30分钟后,步兵立即转入进攻。我团负责将印军火力吸引过来,以便让两侧迂回的兄弟部队顺利地进入指定地点。敌人开炮不断还击,在我连周围受到数百发炮弹的攻击。我们一会爬下,一会儿站在大树背后,或者绕着大树转圈躲避在空中乱飞的弹片。在进攻的过程中,印军被我军打的落花流水,俘虏成群结队。我们乘胜冲锋,一直把逃窜的印军追至山顶。下午4点,我们接到团指下山集合的命令,当返回到半山腰时,天已经黑了,伸手不见五指,又遇到一人深的冰雪,我们连队一个接一个地在雪中趟行。不时会有人掉进山沟,如果高喊“救命”,残余的敌人就会用轻重机枪朝声响的地方打几个点射过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自救。连队也无法继续下山,只能等到天亮。

开战前,为了轻装上阵,每个人的棉衣、毛皮鞋都脱掉了,穿着一身单衣,一顶棉帽,脚上穿着单面解放鞋。当天晚上,战士们用自己的身体,在一人深的冰雪中拥挤出一个能站人的空间。大家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不停的你踢我一脚,我打你一拳,只有不停地活动,才不会冻坏身体,困了打个盹都不行。若不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手脚冻坏,就要截肢,打个盹醒不来,可能就是死亡。保暖的衣物只有一顶棉帽,战士们一会儿将棉帽套在穿着鞋的脚上,一会儿捂在膝盖上,一会又戴在头上……那一夜,每过一分钟就如同过一日那样漫长。受了一夜的罪终于熬到了天亮,我们顺利下山。对印反击的第一战役进行了一整天,我们以绝对优势打了个大胜仗,前沿印军全军覆没。

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2年10月22日,印军烧毁弹药南逃,我军乘胜追击。

一封家书未了情

正当中印反击战进入第二战役,在两军对垒的非常时刻,没想到我在战壕里收到了数封亲朋的信,其中一封是父亲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说内地粮少,生活困难,每天吃不饱,再加年老多病,让我寄些钱回去。我一看写信的时间,已经过去10个月了。天哪!老父亲的情况怎样?顿刻,我思绪万千,眼泪像泉水般地涌出。我埋怨父亲:迟不要,早不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向我要钱?这是战场呀,你为什么不考虑你儿的处境!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大难题。

可话又说回来,父亲从未向我要过钱,这一定是父亲困于绝境,百般无奈。平心而论,父亲来信要钱是件极平常的事,我自小母亲去世,是父亲把我们弟兄拉扯大,容易吗?父亲的养育之恩大于天,如果我在战场牺牲了,尚难回报父恩。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情。但此时置身战火,父亲的这点要求我是实在无法报答。当我正在发愣时,司务长走到我跟前说:“林山,人家收到信兴高采烈,可你两股眼泪,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我难受得回答不出,顺手将信递给他。司务长看信后,笑着说:“是你老父亲要几个钱吗,没有啥大不了的事情!”我说:“父亲迟不要,早不要,却偏偏现在要。这是在战场呀,战场就是杀场,如果是你遇到这情况,是如何感受?”司务长说:“对、对、对,我理解。”他安慰我“人生忠孝两难全。”我说:“司务长同志,你说的有道理,这叫舍小家,保大家。我现在只有横下一条心,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有誓死保卫祖国。有了大忠,孝就在其中。”我对司务长说:“拜托你一件事,这封信保管你处。如果我不在了,请你把我存折上的钱全部给我父亲寄回,记的还有四十多元,如果我活着,信就由我处理。”

1965年,我复员回家。第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同屋而眠。老人家问长问短,其中谈到1962年生活困难期间时说:“家里人当时简直饿的就要死去活来。我写信叫你给我寄点钱,是解困呀。可是事隔了一年后,才收到你寄回的几十元钱。”我一听,感到父亲的那封信是多么的迫切呀。这封信,将是伴随我一生未了的家书,又钩起了当时在战场收到信的情景。我将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父亲,老父亲听后“哎呀”一声:“娃呀,原来你当时是在打仗?!我一点都知不道。你如今活着回来,比啥都好!生活困难期间幸亏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克服困难。政府及时发放救济粮,才使群众很快度过了难关。当时,我也不应该向你要钱,国事家事,国事为大。”我对父亲的孝心未尽,却得到了父亲的谅解,这就是父母对儿女的宽阔胸怀。

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2年11月19日,西藏边防部队在申隔宗略马东一线纵深追击印军。

飞兵在贝利小道上

11月10日,自卫反击战第二战役开始行动了。我师由达旺出发,担负迂回包围德让宗印军的作战任务。当时所要走的所谓的“贝利小道”,实际上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一条大军从未走过的羊肠小道。这里崎岖陡险,原始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交错。当时,每个战士负重70余斤,除了自己应带的武器装备、10天干粮、炊具、衣物外,还要帮助火力排扛3发火箭弹和3发60炮弹。

一路上,马不停蹄,昼夜兼行,分秒必争。行军过程中没有做过饭,没有烧过水。7天5夜未吃过一口热饭,未喝一口开水。逢山越山,逢河渡河,若遇沼泽,就匍匐爬行,指战员们个个累得难以忍受。在行军过程中,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遇上爬山行军速度缓慢时,哪怕只有一分钟,便抓紧时间直直站着打个盹。遇到两三丈高的陡崖时,挖上脚窝,一个拉一个,一个踩在一个肩膀上。可惜的是军马,7天5夜有很多马摔死在悬崖陡壁下。战士们把马驮的东西卸下,用自己的身体连推带拉地把马一匹一匹地吊上山去。能过来的马,都是英雄马。战士们饿了,自己随时边走边吃炒面,边走边抓把路旁的雪,润湿一下喉咙,好让炒面下咽。有趣的是,半夜一个战士吮着冰冷的水,还不时地发出吱吱的响声。有个战士就好奇的问:“你喝的开水是哪里来的?”回答:“喝的是凉水,不是开水。因水冰凉,我嫌冷,舔着喝呢!”问话的战士苦笑着说:“就说,你又不是神仙,还会变开水?”

有一次行军上陡坡,后边的战士靠着山坡5、6分钟就睡着了,中途翻了个身,等他醒来时部队已经前进了。他记得睡时面朝前进的方向,中途翻身他忘记了,迷迷糊糊就朝来的方向赶部队。走了10多分钟,遇到小河时脚踩着石头,滑了一下,这才清醒:这是我刚才走过的路啊!然后转向急速的追赶部队。

迂回中途,有次断水竟达42小时。每个战士口干舌燥,身体的汗水都没有了,声音嘶哑。指战员们硬是咬紧牙关,互相鼓励。大家穿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后被暖干,暖干后又被浸湿。衣服缝里藏满了虱子,由于紧急行军,谁也没空逮虱子。因为时间短促,汗流浃背,每个人累的腰都直不起来,头也抬不起来,脚上的血泡一个破了又生一个,真是苦不堪言。有些战士发牢骚说:“这仗没把人打死,7天5夜能把人累死!”

33团在我前边开路,师直紧随其后,32团殿后。大军一边急驰,一边清除印军据点,终于以7天5夜完成了贝利小道的穿插任务,提前5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又一个奇迹。

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2年11月19日,略马东公路上的中国部队。

战后总结,我们50多岁的师长余致泉说:“7天5夜,你们吃的苦是人世间最大的苦,受的罪是人世间没有受过的罪。贝利小道,我们不是走出来的,而是用屁股一屁股一屁股挪出来的。其艰苦程度不亚于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没有当过兵的人,绝对体会不到当兵打仗的艰苦。可话又说回来,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是打仗,是保卫祖国、保卫边疆的需要。中央要求我们参战部队一定要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一定要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来。我们苦中有乐,其乐无穷。11月18日零时前,我们提前50分钟完成了迂回任务,迅速进入阵地,开始了执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第二阶段的战斗任务。

原标题:《龙》杂志:东线战场记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作者:任林山,陕西富平人,1938年生。1961年入伍,历任战士、连文书、司务长。1965年4月复员,1995年退休。)

来源:正义网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