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 小编 发布于 2020-07-11 06:56:24
  • 栏目:历史
  • 来源:经典守望者
  • 6681 人围观


太平洋战争是日本和美国第一次正面交锋,历时长达四年之久,将成千上万的民众拖入了无边的痛苦深渊之中。无论是珍珠港中的战火,还是长崎、广岛上空的蘑菇云,都是人类文明史上永远也无法抹去的伤痕。外交作为没有硝烟的战场,日本和美国在这一领域早已经有了好几个回合的争斗与交锋。但是,一直雄踞北方的军事强国苏联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国际外交场合中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不仅在太平洋战争前和日本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而且日本也在太平洋战争中一直保持了与苏联的和平关系,放弃了原本打算进攻苏联的计划。太平洋战场厮杀正酣,外交领域中的合纵连横更是波诡云谲。其具体的情形如何,且待在下慢慢道来。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太平洋战争下隐藏着外交领域的风云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苏之间的外交风云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启了富国强兵的历史进程。1904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发动了日俄战争。战争之中,日本击败了强大的沙俄陆海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也从此和沙皇俄国结下了不解的恩怨。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建立了自身的国防方针,据日本学者实松让的《情报战》当中记载:

“日俄战争后,日本陆军以俄国为假想敌国,海军以美国为假想敌国........国防方针的宗旨,在山县元帅1906年1月上奏时,举出第一假想敌 国为俄国、第二是中国(清朝)、第三是俄国和中国(清朝)两国,并认为俄法、俄德、俄法德结成同盟也有可能。”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日俄战争

在这样的国防背景之下,日本通过陆海军的大肆扩张以满足自身的军事发展需要。而随着沙皇俄国在国内革命之后土崩瓦解,1917年11月苏俄建立,日本内部的军事外交方针也就随之进行了调整。在外交上,日本开始将美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缓和与苏俄之间的关系。在军事上,据《大东亚补给战》记载:

“由于全世界倾向裁军和帝俄崩溃,我国把假想敌国改为美国、俄、中的顺序排列。当时陆军一如既往,仍维持40个师;海军则放弃了建造八八舰队的多年愿望,退而建造六四舰队。”

这样一来,日本和苏俄之间的柔和外交底色就开始突显出来。1931年,日本关东军入侵东北前半个月,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大桥忠一就曾经前往苏联伯力、赤塔等地,与苏联外交部门秘密会面,目的就是寻求苏联对于日本入侵东三省的谅解。而从苏联在日本入侵后的不干涉政策上看来,双方应该是达成了共识。

1936年,重光葵担任日本驻苏联大使,当时日本由于已经和德国、意大利达成了三国协定,军内出现了“北进”攻打苏联的呼声。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可以视为是这种情绪的一次爆发,据资料记载日本大本营认为:

“在这样狭窄的地带,无法出动大批军队,因而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战争。即使整个师团覆灭也无关紧要,这正是向苏联显示日本实力的大好时机”。

但是,日军却遭遇了非常严重的失败,以至于重光葵和当时的外交部长马克西姆·李维诺夫对于战争本身进行了严肃而激烈的争论。最后在谈判桌上重光葵争取到了停战协议,为当时已经伤痕累累的日军留下了最后一丝体面。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重光葵


这次事件与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直接打击了整个日本军事和外交上的信心,特别是外交领域,无论是重光葵还是后来的东乡茂德大使都开始主动寻求与苏联的缓和。东乡茂德也在任内展开了和苏联达成中立条约的谈判,并且与当时的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开始了直接对话。当时的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也开始积极促成日苏关系的改善。据《大东亚战争全史》记载:

“近卫首相和松冈外相等政府首脑,打算使苏联同三国同盟统一步调,如果可能,还希望把它发展成为日、德、意、苏四国同盟。昭和15年(1940年)4月,政府曾起用陆军中将建川美次为驻苏大使,使他担任日苏邦交的调整工作。同年11月20日左右,建川大使寄来了关于当时正和苏联力争的日苏互不侵犯条约一案的报告,谈判似乎很有成功的希望,但主要因库页岛北半部的权利问题迟迟不得进展。”

由此可见当时的日本和苏联关于中立协议甚至同盟问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意向,也是在这一基础上,日本和苏联能够于1941年4月正式签署《日苏中立条约》。如果不是两个月后,德国入侵苏联,苏联和日本之间是否还会出现更深一层的合作也未可知。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日苏中立条约》签订


从苏联的角度来说,日本和苏联之间的和平状态对于苏联本身也具有非常强的积极意义。诺门坎战役中,苏联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据资料记载:

“苏军8月20日时发动总攻击,投入坦克524辆,装甲车385辆,压制火炮542门,飞机500架。整个战役苏军有超过7比1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优势,6:1的火炮数量优势,3:1的兵力优势,但伤亡比日军更大。苏军坦克被击毁280多辆,装甲车损失90辆,日军只损失了30多辆战车装甲车。苏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死亡9703,受伤15251人,生病701人,合计25655人。”

这样的伤亡情况对于一向以陆军自傲的苏联而言是根本无法接受的,他们在这次战争中也意识到了日本陆军的发展和壮大。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向能言善辩的苏联外交天才莫洛托夫才愿意和日本达成一系列协定。而且,在德国法西斯向苏联进攻时期,苏联也一直恪守了《日苏中立条约》,直到1945年日本败局已定时,苏联才正式对日本宣战。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诺门坎一战,苏军也有很大伤亡


日本和苏联为何能够达成外交默契

首先,地缘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横跨欧亚大陆。其政治辐射面积甚至能够涵盖整个亚洲,在东亚的利益和发展势必和当时的日本产生冲突。库页岛,北方四岛和西伯利亚都是二者争端的最直接来源。在日本1941年起草的《对德意苏谈判方案纲要》中,第一款就是:

“通过德国调停,促使苏联出卖库页岛北半部。如果苏联不同意,则作为有偿地放弃库页岛北半部利权的补偿,使苏联答应在今后5年内供应日本250万吨石油。不过,总之,我方为此是要援助库页岛北半部增产石油的。上述两方案究竟应采取哪一个,应根据情况来决定。”

这充分显示了日本和苏联的战争与和平完全由资源和土地所决定,这也是摆在两国外交谈判桌上的最大问题。一旦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剩余的事项几乎都可以迎刃而解。虽然苏联的核心在欧洲,但是斯大林对于亚洲的利益仍然非常看重。西伯利亚的军事位置和土地资源绝不可能轻易让日本染指。所以,外交上的艺术就开始发挥作用,德国的里宾特洛甫,苏联的莫洛托夫,日本的松冈洋右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里宾特洛甫先是与苏联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并且一力促成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更在之后成为了日苏两国谈判过程中的说客,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最后,才使得日苏双方在库页岛问题上达成了谅解。在条约签署后的庆功宴会上,斯大林和松冈洋右一起庆祝,称“我们都是亚洲人。”充分突显了地缘因素在外交领域当中的作用。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斯大林会见松冈洋右


其次,外交领域风云莫测,瞬息万变,日本和苏联的默契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外交策略上寻找到了共同的战略利益点。日本松冈洋右采用的是典型的变色龙策略,在苏德战争爆发以前,他力主《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而在德国入侵苏联后,他第一时间主张撕毁条约,和德国一道灭亡苏联。这并不是简单地自打耳光,而是狡猾的外交手腕,顺应时局的变化来调整策略。日本与苏联的“中立条约”实际上就是单纯的利益之约,不涉及到深层次的信仰和理念问题。在苏德战争以前,苏联不满美英法等国“祸水东引”的行径,也认清了英美对于自身的态度。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苏联和德国找到了共同利益点。二者在1939年9月成功瓜分了波兰,实现了第一次的合作。而德国迅速扩大自己在外交领域的战果,利用自己和苏联的亲密合作,作为谈判桌上的筹码,积极改善苏联和轴心国盟友日本的关系。可以说,德国就是当时苏联和日本最大的共同利益。在里宾特洛甫亲自拟定的谈判草案中有这样的字句:

“一、苏联申明,在防止战争、迅速恢复和平的意义上赞同三国条约的宗旨。

二、关于欧亚的新秩序,苏联承认德、意和日本各自的领导地位,三国方面议定尊重苏联的领土。

三、三国和苏联议定,各不援助以对方为敌的国家或加入此类国家集团。

除此以外,还达成一项秘密谅解,即:日、德、意、苏相互承认的将来的势力范围是;南洋属于日本;伊朗、印度方面属于苏联;中非属于德国;北非属于意大利。”

从现在的角度看来,这更像是一份瓜分世界版图的草案,它充分规划了战后的世界力量分布。这份草案对于当时关系良好的苏德两国来说可谓是互利共赢,苏联几乎没有付出就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外交空间。这对于自建国以后就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孤立排斥的苏联来说,应该是很有诱惑力的。因而,日本能够和苏联达成默契,长期保有良好关系。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里宾特洛甫


最后,苏联本身的国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时的苏联刚刚从内部清洗的阴影之中走出,国家的各项力量都有待恢复和重组。诺门坎事件中也有观点认为是因为大清洗之后的年轻军官缺乏经验才会招致苏军的大量伤亡。在此之前,苏联在西伯利亚的部署据日本学者森松俊夫的《日军大本营》记载:

“ 苏军从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年)春开始构筑坚固的边境阵地,同时迅速增兵。据估计,昭和九年(一九三四年)六月份远东苏军已有十一个步兵师、二个骑兵师、六百五十辆坦克、五百架飞机,总兵力约二十三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还有十几艘潜艇。”

如果无法保证和日本相对和平的关系,那么这个数字恐怕还要再增加几倍才能够捍卫西伯利亚漫长的国境线。所以,出于国力的考虑苏联也有必要加强和日本的良好关系。

苏德战争爆发后,作为德国的盟友,苏联和日本的关系也应当立刻进入战争状态。但是,苏联和日本却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冷静和克制。甚至日本不惜更换当时力主向苏联开战的外相以维护和苏联的关系。在《日军大本营》一书中记录了当时日本出台的《世界形势的变化及时局处理纲要》全文,其中直言:“在迅速解决日中战争的同时,尤其要努力促使国内外形势好转,抓住有利时机解决南方问题。为此,要加强同德、意的政治联合,调整对苏邦交,强化国内战时态势,加强战备等,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新政策规定对南方地区诉诸武力,而且还预期把英国作为战争的对手。这种设想,对于过去一心准备对中国作战和对苏防御的陆军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正是这一份《纲要》维持了日苏之间的良好关系,苏联也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机。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苏德战争爆发


苏联与日本的外交格局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

由于苏联和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前后保持了良好关系,致使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不需要防范苏联趁机由日本海进攻日本本土,苏联也没有遭受来自后方的攻击。日本征服东南亚,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制定的各项计划几乎都是围绕着“南进策略”而不断推进。外交领域上,原驻苏联大使东乡茂德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担任过东条英机内阁的外务大臣,总管外交。在战争后期,日本为了拉拢苏联,甚至考虑向苏联割让部分领土。东乡茂德在后来回忆道:

“如果日本政府不是在失败前夕才考虑归还苏联以前的土地,而是更早一些,如在1943年,那么斯大林对日本的立场或许会是另一个样子。”

1945年,苏联正式向日本宣战,结束了两国长久的和平状态。由此可见,外交领域作为军事和政治的延伸,往往无法自行发挥作用和影响。在国际大局的推动之下,外交手段往往是无力的。日苏两国长期的外交风云也影响了盟军审判战犯的进程。在张鼓峰事件中和苏联针锋相对的外交官重光葵,就是在战后苏联的强力坚持下被视为战犯彻底清算。

长袖善舞还是两面三刀,看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与苏联的外交风云

东乡茂德


综上所述,日本和苏联在太平洋战争前后进行了非常密切的外交互动。在张鼓峰和诺门坎两次事件的冲击下,日本进攻苏联的企图被彻底熄灭。出于地缘的考虑和德国人在外交领域的斡旋,日苏两国在1941年达成了《日苏中立条约》。日本甚至还一度计划拉苏联入伙共同瓜分世界。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日本和苏联由于利益的考量延续了一直以来的和平状态。直到1945年,太平洋战争大局已定,日本众叛亲离,苏联才正式对日本宣战。日本只得在一片断壁残垣之上,饮下了这杯自酿的苦酒。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