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雷斯的四年相亲路,大明说:此人居心叵测,让他走人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2 15:05:41
  • 栏目:历史
  • 来源:坐古谈今
  • 5058 人围观

对内保护民众是一个封建王朝存在的合理性;对外保证政权的安全,也是朝廷存在的最基础条件。葡萄牙帝国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所作所为,让明朝正德朝的臣子们都有一种怀疑。即他们的通商请求,不过是“侵略的前奏”,正如御史邱道隆所说的那样,佛郎机在外,内部因为各种问题导致的内乱,两者结合将是明朝的大患。

御史言官的担心,是有根据的。

皮雷斯四年被相路:大明拒绝葡萄牙帝国的通商请求,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且很正当很正常。如果我们把两国交往比作结婚过日子的话,那么,建交前的活动就可以被称为“相亲”了。

1513年,葡萄牙帝国的第一个“使臣”欧维士刚来到屯门,就在岛上树立带有葡萄牙国徽的石碑,宣示这块儿土地归葡萄牙了!

皮雷斯的四年相亲路,大明说:此人居心叵测,让他走人

包括欧维士在内的许多葡萄牙殖民者,根据对印度西部沿海地区的殖民经验,他们认为:只要用10艘船就能占领全中国。

但很快,他们放弃了殖民中国的图谋。原因很简单,无论是所见、所闻,他们都知道明朝时期的中国,与印度大不相同。他们来到印度的时候,印度尚不是统一的政权——莫卧儿帝国,即使莫卧儿帝国出现了,其内部土邦之国仍然占据很大权力。印度并非一个集权的统一的帝国。

皮雷斯从1517年7月到1521年7月封贡请求被嘉靖彻底拒绝,“四年通商之旅”让大明从对佛郎机通商由“有怀疑的同意”到“部分同意”再到“拒绝”。最根本的原因是明朝的安全,同时,皮雷斯递交的国书也让问题复杂化,更加重了明朝的怀疑。

皮雷斯给明廷带去了一封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国王的国书,以及费尔南命令翻译给中国方面的信函。前者是按照曼努埃尔对非天主教的异教徒国王的常用格式写的信,与中国皇帝地位平等,根本不是朝贡藩属国用的语言。

后者的内容则是:受佛郎机国王之命,甲比单末及大使来到中国,按中国风俗习惯,呈礼请印,愿为顺臣。

皮雷斯的四年相亲路,大明说:此人居心叵测,让他走人

由此,内阁立刻判定:佛郎机人在广州申请进行贸易,其实只是他们“备战的步骤”,贸易为虚,实则暗中刺探国情,意图重复在印度的殖民作为。为此,坚决拒绝皮雷斯的贸易请求。

这里面除了葡萄牙帝国的侵略本性所导致的怀疑外。马六甲方面也在请求明朝出兵,宗主国为了照顾表面上的“公正性”也不能同意佛郎机的通商请求,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皮雷斯通过贿赂江彬得以见到正德。马六甲作为明朝百余年的藩属国,也对这一“潜规则”烂熟于心。例如马六甲国王默罕默德的叔叔纳西姆、儿子端两次来华都进行了行贿。

端花重金买通了南京守备,请其把自己的奏章转交给正德皇帝。

因此,正德皇帝以及后来的嘉靖皇帝得以知道了更多的事情。由此,为了“宗主国义务”正当性问题,又引申出嘉靖皇帝的正当性问题。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1521年4月20日),武宗在豹房内死了,之后皇太后下令诛杀江彬。

第二天,内阁要求佛郎机带着礼物走人。皮雷斯在华的“明白人”亚三等人也被抓。其后应该是六月戊子日与江彬等人一起被杀了。当然,《明世宗实录》没有记载亚三,但估计亚三地位太低了,不值得一写而已。

皮雷斯的四年相亲路,大明说:此人居心叵测,让他走人

皮雷斯本来准备等新皇帝登基后再试试,结果,朱厚熜还未到北京前就下令佛郎机走人。为了赶在四月二十二日登基大典前驱逐皮雷斯等人,内阁在四月十七日被强令离开。对于这次觐见,葡萄牙方面准备了一些礼物,主要有:珊瑚树、各色锁袱、金盔甲、玻璃、撒哈剌等,三刃剑一把,还有一把铁软剑等。

但没有办法呀,你就是带着真金白银来,你的目的不纯,也不会搭理你。

嘉靖登基后,立刻命令广州地方当局把皮雷斯等人关入监狱。

嘉靖下令,凡是外夷来贡,必先验符信,记载着贡期,然后缴税,缴税后进行贸易。虽然,御史言官们要求对广东右布政使吴廷举进行惩罚,因为他积极支持民间海外贸易。但当时,嘉靖皇帝哪里有时间管这种小事儿呀。所以,吴廷举并没有因此受到惩罚,反而,提升为工部右侍郎。

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正当性”“皇权威严”,既然朱元璋主张“禁海”,那么,他最应该做的,最能体现出“朱元璋精神衣钵传承者”的身份的办法是什么?又不会影响自己的声誉还能得到支持的做法是什么——重申禁海、严禁民间海外贸易。

由此,嘉靖朝才在后来有了北方蒙古南下、南方倭寇骤起、西南安南地区不稳等,这些从佛郎机通商被拒绝、甚至导致明葡海战都可以看出端倪来。

综上所述,中葡之间的这次“几乎成功”的外交之旅何以失败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葡萄牙帝国作为“新航线的开辟者”、作为七百年受其他宗教统治的国家,在内心深处有两种渴求:

皮雷斯的四年相亲路,大明说:此人居心叵测,让他走人

十字军东征是一种宗教狂热

一种,是对财富的渴望,因为这种渴望,他们愿意践踏一切人的道德;

一种,是对宗教的虔诚,作为一神教的宗教,无论是天主教,还是东正教,或是新教,他们在起初乃至现在某些时刻都是比较残忍的。例如对于“异教徒”“不信教的人”的敌视。他们从内心深处将伊斯兰教、佛教徒、道教徒、印度教徒,乃至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视作敌人,十字军东征、世界性殖民其实都是这种观念的展现。

因为,这种敌视,无论作为明朝,还是后世的清朝,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情况下,不可能对这种“非人性”视而不见。儒家问题再多,但有一点不容忽视:儒家作为成熟的信仰,没有宗教的执拗,它更多的像“道家的水”,不仅仅可以浸染统治者更可以感染普通大众。因此,它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没有断流的文明的主体,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它的这种“水”是什么呢?这就是儒家的“仁”。

朝廷存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让正德和乾隆拒绝与西方通商

“东西方对峙系列”前11篇内容总结,见此链接

晚清末路下的二李:一个以死殉国,一个拼命为权

“李秉衡系列”前10篇内容总结,见此链接

乾隆杀了个算命先生,面相师难道说:我知道你的母亲是谁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