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千里共婵娟"是写给情人的?答案的背后,却是感人的另一幕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2 14:27:58
  • 栏目:历史
  • 来源:诗漫读书会
  • 7231 人围观

魏国的一门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也是留名千古的历史人物,但较之宋代眉州苏门三父子的心手相连、同心同德,曹氏血亲之间的猜忌、多疑、相斗,很是令后世人诟病。特别是曹丕逼着其弟曹植写成的《七步诗》,成了兄弟不和的反面教材。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明明是一胞兄弟,为何要这样手足相残、彼此不容呢?

权力是一把匕首,政治是一柄魔杖,欲望是一杯毒药,可令利欲熏心者神志不清,欲罢不能,导致朋友相欺、兄弟相嫉、父子相残,古往今来不乏其例。

有人说,苏门三父子的情感故事,正彰显了中华孝悌文化,而苏轼与苏辙的兄弟友爱精神,更可堪为"中国好兄弟"的典范。他们彰显了一种家庭和谐力和社会正能量,值得中国人铭记和传承。

特别是苏轼与苏辙一生不离不弃、相携相护相依相念的兄弟之情,打动了无数华夏儿女的心。

苏轼和苏辙到底是怎样的"中国好兄弟",从而让后人敬仰并且传颂呢?对此研究者颇多,心得亦是不少。现择其精要,归结于下。

苏轼和苏辙所拥有的地位以及历史上的成就,乃至名气,几千年来鲜有能及者。两人都是宋朝"国家高级干部",行走于庙堂之上,能与帝王共商江山社稷发展的政治人物,处在上层建筑的集权顶端,具备了一定建议权和话语权,因而,两人都是风口浪尖上的时代人物。

除此之外,苏轼和苏辙的文学造诣和文学精神,更是将他们推到了领袖代表的巅峰上。特别是苏轼,时至今日,俨然宋朝乃至中国的文化符号,在当时处在文化领袖的位置上,令人高山仰止。

苏轼:

而这两种重要的身份,共同体现在了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身上,算是空前绝后,无以复加了。

正因为如此璀璨夺目的光环照耀,在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也给兄弟二人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磨难和煎熬。但最终"兄弟连心其利断金"地战胜了各种困苦和艰难,收获了心灵圆满和兄弟情深。

历史上,关于苏轼和苏辙两人的故事很多。

其一,友爱。

兄弟二人从小到大一起读书写字,亦亲亦友,他们知己般的相知、相惜、相携情义,古今罕见。当苏轼放任外官时,苏辙总是想方设法地主动申请外放到离兄长最近的地方做官。苏轼亦是相同的想法和做法。比如,熙宁六年(1074),苏辙调到齐州任职,第二年,苏轼毅然放弃回京的机会,自愿请调到密州工作,因为这样便于与同在山东的兄弟相聚。所谓人生聚散两依依,不管相隔有多遥远,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相聚在一起,诗词唱酬,畅享人生。每当别离时,两人总是难分难舍,掩面而泣。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说的就是此种情形吧!

其二,知心。

苏轼和苏辙的唱酬作品中佳作无数。无论走到哪儿,他们都以诗词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表达情感。苏轼外放到陕西凤翔做官的那一年,将兄长送至开封地界才依依惜别的苏辙,心中一直牵挂着路上奔波的胞兄。一日,他又想起了当年进京赶考路经渑池时的情景,此刻,兄长已经到了当年他们豪情题诗的地方了吧?不由得黯然神伤,文思泉涌,提笔写下了《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孤独地行走,孤独的心情,兄长是否也沉浸在这孤独中?后苏轼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诗词唱酬,是中国文人交心知心的一种沟通方式,即兴、畅想、感怀,自由、奔放、热烈,容易引发心灵共鸣。苏轼与苏辙这样的文学作品很多。闻名于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苏轼在中秋节这天思念胞弟苏辙时的佳作,他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直以来,因为本词文辞太美,情感炙热,感人肺腑,不少人便将"千里共婵娟"的主角幻想成了一位美妙的女子,将其作为爱情词看待,实则为兄弟唱酬、遥想表达思念之作。

苏轼:

其三,共进。

做官之人,行走于仕途,坎坷艰难可想而知。两兄弟亲密不分的感情,成为他们彼此扶持前行的动力和基础,也成为他们发展的一柄双刃剑。同朝为官,共荣共进容易,要在挫败时做到无怨无悔地退很难。特别是苏轼不太"安分守己",其八斗高才和鲜明政论,经常招人嫉妒而惹出事端来,冷不丁地就被贬黜出京城,且有时一贬再贬。这个时候,有着冷静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的苏辙,总不时地提点兄长"三缄其口",别太过张扬,别妄言乱行。但是,禀性难移的苏轼,依旧我行我素,最终导致仕宦生涯几起几落,饱受政治折磨。遇到困难,苏辙总是在兄长身边;遇到需要,苏辙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好兄弟"吧!

其四,牺牲。

"乌台诗案"是苏轼官场上最大的挫折。这桩本来被苏轼政敌断为"文字狱"的铁案,在苏辙及苏轼朋友的多方努力下,最终化险为夷。而苏辙"免去官职为兄赎罪"的动人故事,成了千古美谈。在狱期间,因为信息的误传,导致苏轼以为大限将至,触景生情,写下了两首感人肺腑的诀别诗,其中两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集中体现了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深情。最终,两人以同时遭贬了结了此案。元祐年间,苏辙荣升尚书右丞,而苏轼再遭政敌排挤,于是主动请求外任,苏辙与兄长同心同气,也连上四道札请求外任。苏辙这种甘于牺牲前程、敢于牺牲自我的精神,一生俱存,对兄长、对家族、对朝廷事业皆是。

其五,相通。

文人多率性,豪放不羁。喜欢交友的苏轼,生前欠下了一些笔墨账,苏辙知道后,便弥补了这些遗憾,代为续上文字。其中一笔账是差欠海南读书人姜唐佐的。被流放到儋州的苏轼结识了这位才气逼人的年轻人,当场赠其"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诗句,祝愿其早日高中成名,并许诺,如若姜唐佐能蟾宫折桂,他便赠予其一首完整的诗歌。然而,姜唐佐高中归来时,苏轼已病逝一年有余。苏辙听闻此事后,义不容辞地替兄长补全了这首诗:"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此外,还包括参寥和尚的墓塔铭等诗文许诺,苏辙都代兄履诺完成。这应是信用与承诺的崭新境界了。

苏轼去世后,苏辙将兄长家人接到家中一起生活。有史书提及,当时苏家上下两百余人一起生活,这是苏家繁荣与热闹的象征,也是苏辙履责与担当的体现。苏辙在《东坡墓志铭》中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当苏辙走完七十三年人生历程后,再次与兄长携手并肩,夜夜共话诗书——他们被葬在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再也不分离了。

只有后来人会在"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由"的声声轻唤中一次次被感动得怆然泪下。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