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8只白鼠放进“乐园”,繁衍1588天后,科学家发现不太对劲

  • 小编 发布于 2020-07-10 08:17:52
  • 栏目:情感
  • 来源:互联网
  • 7812 人围观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最大赢家,一跃成为世界上顶尖强国。

不过,老大哥苏联却偏偏不信这个邪,在美国打算称霸全球之时,苏联挺身而出,与美国展开了军备竞赛。为了展示实力,双方频频“秀肌肉”,今天你把狗送入太空,明天我把猴送进去,总而言之,这些用于实验的小动物竟意外成了“牺牲品”。

1968年7月9日,在美国马里兰郊区的一个研究所里,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家约翰·卡尔霍恩萌生了一个奇怪的想法。约翰担心,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中会堆积越来越多的人口,时间一长,是否会引发什么灾难?于是,他找来了8只小白鼠,4公4母,准备进行一个“白鼠乌托邦”实验。约翰的想法很简单,他打算通过观察白鼠的行为,以及数量发展,从而一窥人类的终极走向。本着这个想法,约翰找到了一个破旧谷仓,他将谷仓改造成了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乌托邦里非但没有天敌,反而还有无限的食物、水和筑窝材料,唯一的限制,只是生存空间的大小。

这个乌托邦世界是一个边长2.7米,高1.4米的方形金属栅栏围成的空间,每一边各有四条“隧道”,每条隧道都与白鼠巢穴相通。据约翰分析,巢穴可以容纳3840只白鼠,食物可以供应9500只白鼠,水可以供应6144只白鼠。此外,他还会定期进行清扫,从根本上杜绝了传染病发生的可能。如果按照一般的逻辑推理来看,这八只小白鼠一定会繁衍得很快,也许几个月就能把这个乌托邦世界撑爆。但实际上,却并没有这种情况的发生,虽然白鼠的数量曾达到了一个峰值,可还是远远低于约翰的预期,而且实验的最终结果,也让他沉默良久。

最初,白鼠在短暂的躁动不安之后,很快就适应了这个乌托邦世界,它们的数量急剧增长,每55天就翻一倍,到了315天时,白鼠的数量已经达到了620只。但是从那天起,白鼠的繁衍速度就开始下降了,每过145天,它们的数量才能增加一倍。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在第560天,白鼠的数量达到了峰值——2200只。自此以后,白鼠的总体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繁衍行为几乎也很难见到,直到第600天,一个白鼠才艰难地诞下一个幼崽。但约翰没想到的是,这个白鼠幼崽,竟然是乌托邦世界中的最后一个。

第一阶段,8只小白鼠会为了争夺领地、配偶大打出手,之后会各自繁衍后代,形成了社会地位体系,与外界没什么两样。第二阶段,处于统治地位的公鼠会占据大量资源,活动十分频繁,并会迅速繁衍后代。处于次要地位的公鼠没有生存资源,没有交配权,无法产生后代。

第三阶段,随着生存空间的缩小,白鼠的行为发生异常,公鼠变得十分好斗,竞争失败的白鼠会被赶到偏僻的角落,丧失一切社会活动与资源。可是时间一长,公鼠捍卫领地的能力却突然下降,母鼠性格越来越暴躁,她们占据公鼠的位置,捍卫领地,并赶走入侵者。

约翰发现,虽然白鼠仍有怀孕的迹象,但却不会生出新幼崽,这个问题一度把他折磨得焦头烂额。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1588天就过去了,在这段时间内,约翰见证了一个奇迹:巅峰时的2200只白鼠,如今只剩下了27只,它们全都是丧失生育能力年迈白鼠(23只雌鼠,4只雄鼠)。

实验结果“很不对劲”,难道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世界中的白鼠,竟然还会自行消亡?实际上,实验记录已经说明了一切,约翰的助手详细记录了小白鼠的演变过程,他将1588天分成了四个阶段:社会奋斗期、快速扩张期、数量平衡期、逐渐消亡期。

当母鼠逐渐强势时,社会关系彻底乱套了,母鼠拒绝交配,甚至啃食小鼠;公鼠之间出现交配现象,但没什么用。到了第四阶段,所有白鼠都停止了一切社交行为,它们每天只是吃饭、睡觉、梳理毛发,不会发生争斗,也不会进行繁殖,失去了一切欲望。最后,约翰得出了一个结论:当所有空间、社会职位都被填满时,竞争就会变得异常残酷,取胜的代价太大。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小白鼠,则会早早地丧失复杂的社会行为能力。

实际上,白鼠的最终结局,似在隐隐映射人类社会的走向。当今社会,废柴少年增多,肥宅、女装大佬、丁克一族也频频出现,女权社会崛起,索要更多的特权。如果“后浪”们丧失了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人类社会也极有可能出现小白鼠的结局,不是么?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