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是说相声的于谦,却是拯救大明帝国的功臣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3 09:52:19
  • 栏目:历史
  • 来源:AN来说说
  • 7118 人围观

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从此,大明的首都就是帝国的国门,和依托于长城的九边一起,直接抵御着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那个不是说相声的于谦,却是拯救大明帝国的功臣

成祖死后,仁宗继位仅一年也去世了。28岁的明宣宗朱瞻基继位,他是一个像朱棣一样的有为君主,创造了有明以来第一个盛世“仁宣之治”。

就在宣宗登基的这一年,汉王朱高煦造反,一个和宣宗同岁的年轻御史,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到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这个人就是于谦。

于谦在宣宗在位的十年间,积官升任兵部右侍郎、河南巡抚和山西巡抚。

宣宗英年早逝,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继位,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张太后驾崩后,少年天子朱祁镇逐渐掌握了至尊的权力,他宠信从小伺候他长大的太监王振,赋予他极大的权力,导致明朝历史上第一次宦官专政。

刚直不阿的于谦,自然不会屈服于王振的淫威之下。在王振的打压下,于谦的仕途也蒙上了一层灰暗。

朱祁镇在位十四年后,在王振的撺掇之下,23岁的朱祁镇为了重现父祖的功勋,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亲征蒙古瓦剌部,结果大败,皇帝被俘,二十万精锐大军覆没,京师门户大开。

那个不是说相声的于谦,却是拯救大明帝国的功臣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瓦剌大军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消息传到北京后,群臣哗然,纷纷要求迁都南京,以退为进,图谋再战。这个时候,已经在兵部坐了近15年冷板凳的,兵部左侍郎于谦力排众议,坚请固守。

于谦说服皇太后,请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摄政监国,稳定军心民心,固守京师,使得挟胜利之势而来的瓦剌大军止步北京城下。

在于谦的支持下,朱祁钰即位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明朝在经历最初的混乱后,逐渐的站稳了脚跟,和瓦剌打的你来我往。

瓦剌发现占不到什么便宜,就撤军了。为了跟明朝添点堵,他们又把俘获的朱祁镇给放回来了,这下明朝这边乐子大了。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纷纷碎骨浑不怕,但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石灰吟就是于谦的真实写照。于谦性格刚直,在辅政期间,得罪了朝中很多同僚和宦官。

朱祁钰在位期间,身体一直不好。加之,还有一个被他软禁在南宫的前皇帝哥哥,使他本就脆弱的身体上,又增添了一份心理煎熬。说实话,起初他是真的不想当这个皇帝,但一旦登基之后,他又不想放弃皇位。

那个不是说相声的于谦,却是拯救大明帝国的功臣

在这种内外煎熬之下,朱祁钰在位8年后病重去世,守旧大臣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

朱祁镇复位后,此前被于谦打压的政敌们得势,自然成了这些人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1457年,于谦被诬陷谋逆,惨遭杀害,终年60岁。

那个不是说相声的于谦,却是拯救大明帝国的功臣

明宪宗成化年间,朝廷为于谦平反,恢复了名誉。明孝宗弘治二年,朝廷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