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他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让中国人口增加3亿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5 09:45:03
  • 栏目:历史
  • 来源:梧桐依叶
  • 6967 人围观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冒死从菲律宾带回了一根藤,让中国人口从当时清初的0.7亿突破到清末的4万万同胞。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小小的红薯竟然改写了中国历史。

有一个人,他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让中国人口增加3亿

这事得从明朝万历时期说起,当时有个叫陈振龙的福建读书人,屡次考举不中便有些心灰意冷,索性不考了科举了,跟着老乡下南洋经商。随商队来到菲律宾吕宋岛东岸的马尼拉,在那里,见到了漫山遍野的红薯田,人生中初次品尝了红薯,感受到了红薯独特的清甜香气和令人满足的饱腹感。

陈振龙了解到红薯不仅种植方法简便,更具有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的优点。

联想到家乡百姓饱受台风暴雨等天灾以及倭寇侵扰,粮食短缺、困苦不堪,当下便决定一定要把红薯这种作物带回家乡种植,让所有人都能品尝到这种美味的粮食。

然而,当地西班牙殖民者制定有相当严苛的禁止带出法令,面对各个口岸的森严盘查,陈振龙和儿子向当地的百姓学习红薯栽种养植方法,然后想出妙招将一根红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躲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关卡,成功踏上回福建老家的商船,经七天七夜的航行,有惊无险的将红薯秘密带入中国!

有一个人,他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让中国人口增加3亿

从此,番薯就在这片远离于原产地千里之外的中华大地扎下了根。

番薯产量相对于稻麦翻了十倍

番薯对封建王朝是一种很重要的高产作物,它到底有多高产呢?我们可以来对比以下几个数据:

明代的粮食亩产

北方的粮食亩产

据《河间志》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 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合今市制亩产300斤。

南方的粮食亩产

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88斤。

再来对比下番薯

根据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陕西、河南、南直、山东、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各布政使司已经普遍种植玉米和番薯。番薯有耐旱、抗病性强、抗虫害性强、产量高等优势,在中国大量种植,一年可以种植2季,分为春夏2季。

一般春薯亩产量2000公斤,夏薯亩产量1000公斤。春夏合计便有3000公斤,即6000斤。

这就是说番薯的产量相对于稻麦翻了几乎十倍,原来可以养活一个人的田,现在种了番薯,可以养活十个人。

明末,番薯已在华南地区广为种植,并逐渐向北推广。但是由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影响,番薯的栽培技术传播比较慢,直到康熙时期,番薯栽培技术才传遍全国。

至此,中国的人口才开始有了非常显著而且高速地增长。

公元1736年,乾隆登基。

公元1741年,乾隆六年第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的数字为1.4341亿,当时中国人口的年增长率约为1.29%,即每年大约要多出258万人。

到公元1795年,乾隆六十年时增长到2.9696亿,远超此前历史上任何时代,清王朝完成了人口闯关。直到清末,人口突破了4万万同胞。

有一个人,他冒死夺走洋人一根藤,让中国人口增加3亿

陈振龙把番薯从菲律宾引入我国,改善了我国农作物的结构和食谱,番薯也成为我国旧时代度荒解饥的重要食物之一。据古籍记载,在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也就是说,灾年能在那样的环境下活下来的人基本都是吃番薯来充饥的。清乾隆年间,番薯已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

为纪念陈振龙引进薯种和金学曾推广种植之功绩,闽人曾在福清县建立报功祠。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福州人何则贤亦在乌石山建“先薯祠”,后祠被废。现存“先薯亭”建于1957年。

陈振龙从外番引进番薯,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甘薯之父”。也正是因为番薯的传播,即使在大荒之年,饿死的人数也大大减少。

如今,我国已是世界番薯产量第一大国,每年生产的红薯产量高达1.2亿吨,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而且还有番薯亩产最高纪录,在绵阳市番薯实地实收亩产达5015.84千克,已突破万斤大关。

历史的风风雨雨已然过去,封建王朝也早已落幕,没有人再会因为粮食欠收活不下去。暮然回首,数风流人物,这一切的开端都是源于那位名叫陈振龙的人费尽心机带回的那棵番薯藤。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