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敦、桓温传有感,有兵权没人信你的忠心,工作中也一样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6 20:33:25
  • 栏目:历史
  • 来源:东东历史
  • 7166 人围观

这今天继续读《晋书》,读到了几位造反、权臣的传记。最近在工作中也有许多烦心事,看到这些人,让我有些感触。

二十四史按照历史顺序读下来,读到《晋书》。本以为读完四夷传,后面就是《晋书》新增的载记,没想到《晋书》峰回路转,将几位造反的权臣按照规模大小依次单独做传。看这几位造反者的传记,挺过瘾。

读王敦、桓温传有感,有兵权没人信你的忠心,工作中也一样

王敦,出自琅琊王氏。其堂弟王导,与晋元帝司马睿合称:王与马共天下。“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氏就指的王敦家族,另外的谢氏是指的谢安家族。其堂弟王导一直在朝中身居宰辅。王敦自己则手握重兵,防御北方,掌握了东晋的主要军事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出自名门望族的王敦在外总有不合适的言辞动作,这些都被朝中之人无限放大,汇报给当时的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后来不管王敦怎样解释,表示自己的忠心。没办法,手握兵权,没人相信。剩下的只有被排挤,这种情况下,不造反也得造反了。

王敦叛乱一直到晋明帝时期才得以平息,而且还是在王敦去世之后。

读王敦、桓温传有感,有兵权没人信你的忠心,工作中也一样

桓温,桓温的家族背景没有王敦那般深厚。一直到其父亲南渡,才混了个“江左八达”的头衔。桓温自己能力突出,靠着自己的努力,迎娶了晋明帝的长公主,成了驸马爷。桓温的人生简直是开挂。

首先镇守荆州,掌握长江兵权。然后击败成汉政权,蜀地重回东晋版图。再是三次北伐,收复失地,力荐皇帝还都洛阳。

桓温算得上东晋最牛逼的将军。可惜,带给他的东西跟王敦一样。桓温刚开始的处理方式跟王敦也一样,结局也一样,解释是没用的,没人相信。只不过桓温最后用的方式跟王敦不一样,桓温是回到了朝廷中枢,直接控制了晋帝,自己掌权,此时的谢安对桓温不仅没啥动作,而且还很乖。

桓温最后没能篡位,这事情最后是他的儿子桓玄完成的,史称:桓楚,不过仅仅80天。这是后话,以后会详细介绍。

跟朋友聊这段历史的时候,朋友问我为啥不交出兵权以求平安。这事情很好回答:交出兵权就等于交出人头,结局就是被处死。因为大晋的奠基人司马懿就这么干过。当年司马懿弄了个高平陵之变,围住了魏帝和曹爽,就是让曹爽交出权利投降,保其荣华富贵。傻乎乎的曹爽就信了。等待曹爽的结局是啥:灭三族。请问谁还敢交出兵权?曹爽的结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读王敦、桓温传有感,有兵权没人信你的忠心,工作中也一样

别说王敦和桓温了,大家熟知的杨家将,岳飞。不都一样吗?手握兵权,最被人诟病的就是造反。皇帝疑心还重,几乎一告一个准。在昏君当朝的时候,处理这种事情,不是造反就是像岳飞这样含冤而死。造反的留下千古骂名,不造反的倒是流芳千苦,可惜苦了自己。利益与名誉二者实在不可兼得。

读王敦、桓温传有感,有兵权没人信你的忠心,工作中也一样

别说昏君当政这种事情不好处理,就是明君,就是开国的明君又有几个善待大将的?我能想到的只有光武帝刘秀和唐太宗李世民,因为这俩太厉害了,压得住这一堆人,而且这俩还算健康长寿,熬死了很多跟着自己的打天下的亲信。当然,刘秀和李世民的手下也是明白人,该交出权利就交出权利,该享清福就享清福。结局比较好的还有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虽说没了兵权,可是毕竟不会被杀。对皇帝来说,给你点钱财没什么,但是不能威胁到他的江山和尊严。

这样让我感受到了最近工作中的问题,下属遇到了一位心胸狭窄的领导,一旦自己的团队变大变强,留给自己的也是一样的结局。我能怎么办?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