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29 08:04:32
  • 栏目:历史
  • 来源:智慧大话
  • 8851 人围观

在上篇《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一:姚崇》里说道:

德才兼备、能力出众的姚崇就这样退下来了,但我们没必要为他感到遗憾。因为接替他职务的是另一个同样德才兼备、能力出众,而且在历史上始终与他并驾齐驱的人——宋璟。

这样看来,姚崇退居二线也不是件坏事,至少可以让大家都有个露脸的机会,开元盛世这么大的功劳,总不能让你一个人独占了吧。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宋璟是一位我们之前反复提及过的人物,在与众位奸诈小人如张昌宗、张易之等等作斗争,与众位大权独揽的人物如韦后、太平公主等等针锋相对的第一线,我们总是能看见他孤傲、倔强的影子。

李隆基登基之后,他曾当过御史大夫,却在一次断案中因为打人太轻被贬为睦州刺史(理由不可思议,却的确如此:坐监朝堂杖人杖轻)。不久之后,又转任广州都督。

在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南国边陲之地,宋璟的政治前途看来是很暗淡了,干好干坏都一样,反正没人搭理你,所以广州历来是贪污腐败的高发地带,许多人到了这里就做一件事——捞钱。宋璟这样的人是当然不会捞钱的,他保持了旺盛的工作精力,干出了成绩。

一直以来,广州一带的百姓都习惯以竹子和茅草盖房子,这也算是就地取材吧,施工简单,比较省钱,夏天还凉快,可同时这些材料也属于易燃物,缺点是经常引发火灾,而且一旦起火,往往会蔓延成一片火海,给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宋璟到了这里以后,经过实地考察,决心抓一抓城建工作。他请来了技术人员,教当地人烧砖、造瓦,用砖瓦盖房子,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帮助当地人陆续改造了住房和店铺。从此以后,广州城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茅草房变成了一座座坚固耐热的砖瓦房,火灾发生频率直线下降,偶然来上一次,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蔓延了。

当地人非常感激宋璟,给他立了碑以作褒扬,却被果断禁止,因为他认为,搞这玩意儿会助长阿谀奉承的不良风气,所以不如不立的好。老百姓日子过好就行了,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干什么?

许多年以前,在遥远的罗马帝国,第一位元首屋大维在去世前,曾自豪地说过这样一番话,“我接手的罗马是一座砖城,但我留下的罗马却是一座大理石的城。”我想宋璟也可以同样自豪的说,“我接受的广州是一座茅草城,但我留下的广州却是一座砖城。”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卢怀慎临终前,向李隆基推荐了四个宰相人选,其中就有宋璟。姚崇罢相之前,向李隆基推荐了接替自己的人,这个人也是宋璟。由此看来,宋璟在朝野上下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李隆基要任命宰相,当然要考虑大家的意见,而他本人,也早就了解宋璟的才干。于是马上拍板,派出使者,把宋璟从广州接回来。

开元四年(716年)十二月,冬,李隆基的使者杨思勖抵达了广州,奉皇帝之命,迎接宋璟回京。

在此时的皇宫里头,杨思勖是一个与高力士齐名的宦官,时任正三品的左监门卫将军。两个人一文一武,并为当世宦官中成功人士。景龙政变的时候,面对叛军重重包围,杨思勖自告奋勇从玄武门楼上下来,与李多祚的女婿野呼利单挑,结果一剑就斩下了对方首级,令叛军士气大挫,进而导致了李重俊的失败。这绝对称得上是宦官中的武林高手,非常符合武侠电影中修炼过某些武功秘籍的太监形象。开元初年,他又再立新功,挂帅出征平定了岭南叛乱,为大唐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这人的性格也是凶狠残暴,性如烈火,比很多爷们儿还厉害。一辈子打仗无数,杀人无数,光斩首的敌人就数以万计,而且打了胜仗之后,经常有虐杀战俘的行为,搞得手下将士们都十分怕他,跟他汇报工作的时候连头都不敢抬,见了他就跟耗子见了猫一样。

然而在广州迎接宋璟的经历,将会让这位杀人如麻的武林高手体会到手足无措的滋味。

杨思勖在宋璟面前宣读了圣旨之后,带着十分礼貌的笑容,热情邀请他上马车。以后大家都是在京城混的了,就趁现在联络下感情吧。上车上车,咱们好好聊聊。

他性格虽然凶狠,见到宋璟这种未来的政府首脑还是要客气一下的。

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宋璟接过圣旨拜谢之后,竟然连正眼都没瞧他一下,就旁若无人地径直走上了车,仿佛身边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杨思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就像被当众扇了一记耳光,特别尴尬。他很想拉住宋璟问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可是看到人家风度翩翩,一脸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又不敢多嘴,只好在旁边默默地坐着。

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从广州到洛阳(李隆基此时在东都洛阳),整整几十天的路程,宋璟竟然持续保持了高冷姿态,自始至终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璟风度凝远,人莫测其际,在涂竟不与思勖交言),而他也是自始至终没敢开口。

杨思勖嘴上憋得难受,心里憋得委屈。回去之后,便向皇帝诉说了这件事情。怎么着自己也算个宦官中的成功人士,皇帝身边的人,别人想巴结还来不及呢,宋璟竟然敢这样怠慢自己,这分明是目无君上。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李隆基听后,做出了十分奇怪的反应——嗟叹良久。

了不起,这个人真是了不起啊。

他知道,宋璟这样做并不是因为看不起杨思勖是个宦官,也不是因为性格内向存在社交障碍,事实上宋璟是一个很有幽默感的人,待人接物十分温和,还喜欢讲笑话,被人称作“有脚阳春”。而是因为按照通常的政治原则,大臣是不应该和内臣结交的。宋璟对原则和操守的坚持,已经到了固执的程度。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宋璟个性中的一大特点——守正(讲原则)。与之相对应的,姚崇的风格则是善应变。

以前姚崇做事的时候,往往只要结果,不问过程,有时还要耍一点权谋,只要事情办妥了就万事大吉,其他不怎么在乎。宋璟则完全相反,做事非常讲原则,以恪守法制为第一要务,哪怕事情办不成也不能坏了制度。

用两个比较现代的词语来打个比方,可以说姚崇追求的是结果正义,而宋璟追求的则是程序正义。

结果正义和程序正义哪个更重要呢?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开元初年需要大力整顿的时候,自然是前者重要。而在开元五年朝政走上正轨,各方面建设都小有成就的时候,我想可能还是程序正义更重要一些。

这样看来,姚崇和宋璟先后为相,也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顺序。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这俩人顺序反过来,该大力整顿的时候放不开手脚,该坚持原则的时候朝令夕改,那么开元时代的政绩恐怕也不会达到应有的程度。

一个善变,一个守正,开元盛世就是从这一变一正中孕育出来的。

无独有偶,就像姚崇有卢怀慎做搭档一样,紫微侍郎苏颋(tǐng)也被任命为同平章事,成了宋璟的搭档。

苏颋是隋朝名臣苏威的玄孙,睿宗朝宰相苏瑰的儿子。苏氏家族历代都为重臣,而且隋唐两朝出了三位宰相,在当时被传为一段佳话。他本人也是自幼聪明异常,读书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很早就考中了进士,和张说并称“燕许大手笔”,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文士。

李隆基本人对苏颋也十分欣赏,尤其喜欢他的文采,他曾经跟苏颋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帮我写的诏书,每次都是写完了就要下发,我也没能留下一份。以后再写的时候,能不能给我留个副本啊?我好跟你学学怎么写文章。

苏颋的文才达到了连皇帝都佩服的程度。

宋璟比苏颋年长七岁,所以苏颋对宋璟非常尊敬,两人相处得也跟姚崇和卢怀慎差不多,关系十分融洽。苏颋遇事经常谦让宋璟,每当宋璟提出什么意见,也总是尽力协助。

两位宰相就是这样的人物,道德、才能都无可挑剔,可谓是继姚崇、卢怀慎之后的又一对黄金搭档。

两人之下,还有两位非常能干的下属。紫微舍人高仲舒和齐浣,其中高仲舒博通典籍,齐浣通达时务,都是不可多得的政务人才,宋璟和苏颋每当遇到疑难问题,都会向这两位同志征求意见,而这两位同志也总是能给出圆满的答案。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朝野上下,人才济济,搭档手下,默契配合,新一任宰相宋璟,将在姚崇的基础之上,把开元盛世推向又一个高峰。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宋璟的风格:

宋璟很快投入到了高强度的政务工作中。那时候,每年地方官员都要派人进京汇报工作,很多人就趁这时候花钱买一些礼物,四处请客,结交权贵,以此得到仕途上的晋升。宋璟对这种风气是深恶痛绝,奏请皇帝同意后,下了一道十分凶残的命令——所有礼品一概退回。

注意这不是禁止,而是退回。对那些贪得无厌、只吃不吐的官员来说可谓晴天霹雳。就像一位名人说的那样,得到后再失去,远比一无所有要痛苦得多。

想想那些被没收巨额财产的贪污犯吧,真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官员选拔不能靠送礼,自然就得靠真本领了,宋璟确立的标准是“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这意思就是不光送礼不行了,连论资排辈都不行,而是要看真才实学。这种先进的人事管理理念对整治慵懒推诿的官僚习气很有帮助。

在这项工作进行的时候,一个叫宋元超的选人(候选官员)来到了吏部办公室,他声称自己是宋璟的叔叔,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优先录取自己。遇到这种事情,吏部的人也很头疼,给他官位吧,违法。不给吧,又怕惹了宰相。犹豫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他们收到了政事堂发来的一封碟书,发件人正是宋璟,他在书中说道:

这个人的确是我堂叔,但是我命令你们,不许给他官做。只要我还在相位一天,就绝对不能录取他。

对这件事情,宋璟是这样考虑的,本来堂叔要是不说的话,他也不会管,录取不录取自有法令规定,但是既然说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矫枉过正。(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

我的好堂叔啊,这几年里,您就给我在家歇着吧。

姚崇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宋璟却能镇住自己的叔叔,在不徇私情方面,他要强过姚崇这个连儿子都管教不好的人。

但凡好皇帝遇到好大臣,日子都是过得不怎么样的。比如李世民那会,不管想干啥都会有魏征来插一杠子,宫殿也不能修,娱乐活动也不能搞,朝政大事还得件件听他唠叨,到头来这皇帝当的简直比罪犯还难受,很不自由。李隆基任用了宋璟,他的苦日子也很快就来了。

宋璟可不是姚崇那种圆滑善变的人,对皇帝的过失,敢于犯颜直谏。不管你是在兴头上也好,气头上也好,只要他觉得你不对,就会毫不犹豫指出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点也不拐弯抹角。

有一次,李隆基让宰相们为各位皇子的封国起名字,而且特别强调,要起一个特别好听的。宋璟一听就发了话——不行。陛下让我们起一个特别好听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某个儿子格外偏爱?您富有四海,对所有皇子应该一视同仁啊。

李隆基被谏地无话可说,只好不停地说好(上甚善之)。

还有一次,天空出现了日食,李隆基马上按照形式主义的惯例,穿上素服,撤去乐器,降低膳食规格,虔诚地等待太阳出现。同时还下令复查在押囚犯,开仓赈济饥民。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把虚的做实了,表面文章做到家了。以前的皇帝们遇到日食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宋璟仍然有话说。我听说出现日食的时候,天子应当修心养德,亲君子、远小人、绝女谒、除谗慝。君子耻言浮于行,要是陛下诚心为此,就没必要搞这些形式主义了吧。

经过这几件事之后,宋璟在皇帝面前的威信就算立起来了,搞得李隆基对他十分敬畏。李隆基是一个何等英明又自负的人,但说来奇怪,在宋璟面前他就是没有脾气,有些事情明明自己不愿意,到底还是曲意听从(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

“姚规宋随”:

宋璟的执政风格和姚崇不大一样,这个我们能感觉出来。但是他们的执政目标和理念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怎么对国家有利就怎么来。这样看来,两人施政内容上也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姚崇那时候建议李隆基要不求边功,抑制贵戚,宋璟也依然恪守着这条原则。

默啜肩膀上扛的那个东西(人头)是一个叫郝灵荃的人从草原上带回来的。带回这么一份大礼,皇帝很高兴,大臣很高兴,全国人民都很高兴。郝灵荃当然更加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件盖世的功劳。只要凭着这份功劳,他就可以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了。

然而郝灵荃没有想到的是,默啜的人头在长安大街上都快风干了,他左等右等也始终没等来朝廷的赏赐。直到一年以后,他才收到了一道姗姗来迟的命令。给了他一个官位——郎将。

虽然也还算不错,却只是一个五品闲差,离郝灵荃的预期也差得太多了。他当场就大哭起来,悲痛欲绝,竟然没几天就气死了。

而授予他郎将一职正是宋璟的意见。

为什么宋璟对他就这么刻薄无情呢?这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给了郝灵荃高官厚禄,就会引得好事者争相效仿,刺激皇帝好大喜功,这样大唐边境就永无宁日了。所以郝灵荃同志,我只能委屈你一下。谁知你心理素质这么差,竟然当场气死,实在不是我的本意。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对这件事,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一诗中曾特意称颂过。

“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姚崇主政的时候一直在抑制功臣贵戚的势力,还专挑李隆基的兄弟们下手,李隆业为犯法的亲戚求情,不行;李成义给属下求官,也不行。敲山震虎,引得皇亲贵戚纷纷束手,宋璟这时候也一刻没有放松,皇帝的兄弟们老实了,可是还有亲信宠臣呢,于是当时最红的几个人都先后在他面前碰了钉子。

姜皎是李隆基最铁的哥们儿,俩人在年轻时就认识,在开元之前的各种政变中他又立下汗马功劳。李隆基对他特别礼遇,群臣当中无人匹敌。他可以出入皇帝的卧室,有时候还会跟后妃们同席饮酒,弟弟姜晦也因为哥哥的关系升到了吏部侍郎。

宋璟是一个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人,对这种局面很担忧,悄悄告诉皇帝说:姜氏兄弟的权势太盛了,这样下去对朝廷不好,对他们本人也不好,不如早早罢免他们。

李隆基静心一想,也认为宋璟说的有理,就给姜晦改任了一个闲差,把姜皎所有实权职务免除,只保留爵位和工资待遇,让他回到田园,颐养天年。

另一个王毛仲更是在宋璟这里搞得灰头土脸,此人曾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家奴,很会察言观色,办事非常得力,皇帝几天不见他就想得难受,连高力士、杨思勖这种人都很怕他,唯恐避之不及。到王毛仲女儿出嫁的时候,他来到宫里跟皇帝汇报。李隆基问他,婚礼筹备的怎么样了。王毛仲说,还凑合吧,万事齐备,就差一位客人还没请到。

李隆基问:张说、源乾曜这些人,难道你请不来?

王毛仲答:不是他们。

我知道了。李隆基突然笑了起来,一定是宋璟吧。这样吧,你先回去,我自会为你请到他。

第二天,朝会过后,李隆基给宰相们下了命令,王毛仲的女儿今天结婚,你们都去他家里喝杯酒。当着皇帝的面,大家都没人拒绝。

这下可苦了那帮参加婚礼的官员,直到正午时分,大家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却没有一个人敢动筷子,因为那位最难请的大神——宋璟一直没有露面。

又过了很久,宋璟方才赶到,他板着脸走到桌前,端起一杯酒,向西行礼,拜谢皇命。大家都以为他要坐下开喝了,谁知他却找了个借口说自己肚子痛,把半杯没喝完的酒往桌子上一丢,便离开席位,飘然而去。只剩下满堂客人望着他的背影目瞪口呆。

王毛仲这人也是,早知如此,你请宋璟来干嘛呢?不是自找难堪吗?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选拔人才、直言进谏、抑制贵戚,新一任宰相宋璟,到目前为止主要干了以上工作。不成系统,也比较琐碎,并不是什么重大战略部署和改革创新举措。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政者也是同样无赫赫之功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大火猛煮老百姓就该烤糊了,得慢慢来才行。如果一定要从他这些繁琐的政务工作中挑一件特别耀眼夺目的,恐怕不太容易,但是我想了想,可能还是有一件的。

从原则到制度:

宋璟是一个很讲原则的人,不管什么事情,只要认准了就会坚持到底,这是他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对一位宰相来说,只管好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文人雅士可以这么干,宰相可不行啊,把那些好的原则形成制度,贯彻下去,让每个人都严格遵守,这才是你的职责本分。

宋璟的制度建设没有那么多新意,事实上他只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复古。

他恢复的是贞观时期的制度。

第一个是官制。紫微省、黄门省分别改回中书省、门下省,紫微令、黄门监也改回了中书令、侍中。改名字也就相当于换个马甲,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下面一条。

第二个是进谏制度。贞观时期,宰相大臣入朝奏事的时候,都要有史官、谏官拿着小本本,跟在旁边做记录,有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有亮点的地方大力褒扬,无论善恶好坏都秉笔直书,记下来让后人借鉴参考。御史弹劾官员的时候,也必须头戴獬豸的官帽,身着朝服,在皇帝的仪仗面前,正大光明地朗读奏表。

“某某某,我要弹劾你了,请注意!”

总而言之,一切事情都是摆在阳光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所以那时候,奸臣没法蒙蔽皇上,小人也没有机会作恶,真是一片君明臣直,风清气正的大好局面。

但是李治继位以后,随着政治斗争日趋激烈,这种大好局面就一去不复返了。李义府、许敬宗两个阴险狡诈之辈先后掌权,他们惯于投机钻营、见风使舵,但凡奏事的时候都要屏退旁人,秘密汇报,跟皇帝皇后说悄悄话。谏官和史官也都被踢开一旁,根本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唐朝开始了见不得光的密室政治。

到武则天称帝的时候,形势就更恶化了,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她玩弄权术搞起了恐怖统治,不仅允许大臣秘密奏事,好让他们互相构陷,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连市井之徒、流氓无赖也都可以告密。再加上酷吏横行,外戚当道,政治暗无天日,直到很多年以后还有些残余和流毒。

宋璟要求恢复贞观的旧制,就是希望不要再搞那些暗箱操作了,要史官、谏官可以名正言顺地发挥监督作用。你就干坏事去吧,不怕遗臭万年随便你。所以这尽管只是恢复旧制,意义却非比寻常。自此以后,大臣们又可以光明正大发表意见了,有想干坏事的,也得掂量掂量后果。每个人都敢说话,才会让每个人都敢做事。

做一件好事,只能影响一些人。立一个好制度,却能影响所有人。宋璟此举,功德无量。

关于宋璟的事情说了这么多,大事小事,都无一不令人钦佩,可宋璟就真的那么完美吗?就真的没有缺点吗?其实,也是有的。

我经常跟人说,一个人的优点就是他的缺点。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很认真,那么某些时候他就必定很较真。如果一个人很大度,那么某些时候他就必定很马虎。优点是缺点的延伸,缺点是优点的延续,两者就像无缝钢管一样是可以随时切换的,没有人能够例外。宋璟也是如此。他的优点是正派、讲原则,他的缺点就是太正派、太讲原则了。

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那我们得给他竖一下大拇指,正派无私,了不起!但他却是一言九鼎的首席宰相,这就导致他在保持自己正派、讲原则风格的同时,还有绝对的动机和能力收拾那些不正派、不讲原则的人。

比如对那些犯罪嫌疑人,他就非常讨厌,而其中那些明明有罪还没完没了上诉的人(负罪而妄诉不已者),则让他尤其讨厌。于是宋璟把这批人交付给御史台,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认罪服法的,释放回家。不认罪还上诉的,统统关起来。

不认罪还想上诉,反了你们了!

不难感到,这种做法是非常违背法治精神的,且不说在现代,就是在古代也会招致非议(大唐是讲法治的)。因为你不能否认某些罪犯就是冤枉的,司法机关也有一定几率办出冤假错案,而人一旦有了冤情当然会想着伸冤。法无禁止即可为,怎能利用职权不让人家上诉呢?

在这个问题上,一向守法持正的宋璟犯了一个巨大错误,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正好在这个时候,天下出现了旱灾。宫中一些伶人(演员)便十分应景地搞了一出针对他的新节目。

在一幕滑稽剧里,一个伶人扮演了旱神。

一个人问他:你为什么要降下旱灾?

“旱神”回答:我是奉了丞相的命令。

那人继续问:此话怎讲?

“旱神”再答:丞相把三百个蒙冤的人投进了监狱,我这不就出来了嘛?

此言一出,一时全场哗然。伶人口中的丞相当然就是宋璟,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要是天上降灾,一定是人间出了恶政,伶人把旱灾跟宋璟联系起来,这就是暗示他坑了老百姓。当然也不排除,这帮伶人的家里可能就有上诉专业户。

正在观众席前排就坐,聚精会神看戏的李隆基看到这一幕,突然觉得深有同感(上心以为然)。他意识到,宋璟这宰相当的也并不是那么完美,既然这样,也就意味着他不是不可以替代的。

与此同时,宋璟对另一件事的处理带来了更恶劣影响。

恶钱事件:

我们中国人从来都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只要社会稍稍安定,经济就会蓬勃发展。唐朝从开国到开元年间,社会已经安定了上百年,经济实在没理由不进步,GDP高速增长,农业生产节节攀升,商业也很活跃,好一片盛世繁荣的景象。但是面对迅速发展的经济,朝廷还面临着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长期困扰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货币不足。

我们这片土地上,用来铸造货币的贵金属一直是很缺乏的。黄金不多,白银不多,甚至铜都不是很多,所以要拿绢帛来当钱用。明末的时候,西班牙从美洲新大陆掠夺的白银,结果有三分之二都流入了中国这个无底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贵金属缺乏,货币供应就会不足,无法满足商品流通需要。因此当时市场上经济活动很不方便。

有鉴于此,许多人开动了脑筋,干脆自己铸钱——私钱。这种类似现在制造假钞行为听起来十分胆大妄为,但其实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因为那时候的私钱是金属做的,不像现在的假钞就是废纸一张,而是也有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唐朝是一个对工商业比较宽容的时代,所谓重农抑商算不上基本国策,所以朝廷对这种事也不怎么管,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话虽如此,开元年间这部分私钱的影响却非常恶劣,这个可以从史书上的名字听出来——“恶钱”,就是质量低劣,以次充好的意思。而且这期间恶钱使用的数量非常多,范围非常广,导致物价飞涨,通胀严重,经济秩序一片混乱。出了这种事,政府当然不能坐视不管,身为政府首脑的宋璟当然更得管。

他和苏颋商量过后,奏请皇帝出台了相关政策。首先是规定,只有达到一定标准(重量二铢四分以上)的钱币才可以流通使用。然后从国库里紧急调出两万缗钱,平价收购百姓手中滞销的货物。同时给京城官员预支俸禄(提前发工资),叫他们拿钱去买商品,好让质地优良的官钱流入市场,挤压恶钱使用空间。不久之后,朝廷又从中央粮仓和京兆各府调出十万石粮食出售,回笼民间私铸的恶钱,然后交到少府监(负责铸钱的机构)销毁。

这一系列政策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平抑了物价,整顿了秩序,却只是治标不治本,毕竟贵金属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啊,于是一年以后,恶钱还是再度泛滥起来了,而且在江淮地区尤其严重。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我一直以为,宋璟这样正派的人对搞经济是不怎么擅长的(擅长这个的往往是贪官),于是这一次,他失去了耐心,干脆下了一道行政命令,严厉禁止民间私钱流通,并派了监察御史萧隐之去淮南收缴恶钱,一旦抓到隐瞒不交的,即刻治罪。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过,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手会在无形中调节经济运行,也说明经济运行有其内在规律。这个道理告诉我们,政府在管理经济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即使非干预不可,也要尽量采用疏导、调控的方式,就像大禹治水那样,堵不如疏,而不能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而宋璟却想得太简单了,出了问题他做的就是惩戒、禁止!他没有意识到,哪怕像他这样的贤相,也是无法对抗经济规律的。

恶钱不让流通,官府又没有供应足够的钱,老百姓买卖就没法做了,商品没法交换,市场一片萧条,经济形势马上跌入了低谷。而收缴恶钱也无异于从百姓手中抢钱,毕竟质量再差也是金属做的,你强制收缴又不给补偿,就损害了人家的利益。再加上萧隐之的执法手段非常严酷,一到淮南就逮捕了很多人,所到之处闹得鸡犬不宁,很快就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十分不满。

从这个角度来说,宋璟下的这道行政命令就是火上浇油,是很不合时宜的。

不让罪人上诉和恶钱事件叠加起来,终于让李隆基对宋璟有了意见。而李隆基任用宰相的一大原则也是专而不久,思考再三之后,他把萧隐之贬了官,并随之免去了宋璟的相位。

收到这纸命令,宋璟默默地收拾好了自己的办公用品,坦然走出了自己待了四年的政事堂,他得到了一个新职务——开府仪同三司,与此同时,苏颋也被调离岗位,改任礼部尚书。

这一年,正是开元八年的二月二十八日。

那些和李隆基共同开创开元盛世的宰相们之二:宋璟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唐朝第二名相组合姚崇、宋璟先后主政的时代到此就算结束了,前后相加大概在七年多点,差不多相当于美国总统的两届任期。

很多人看到这里不免觉得有些遗憾,这么卓越的两个人物只干七八年,岂不是大唐朝的损失!说实在的,有这种想法的人里,笔者也是其中之一。别说七八年,十七八年都不算多!

但我们往好的方面想一想,他们主政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至少历史已经给了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肯尼迪的总统当了三年多,也仍然不影响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当时唐朝就相当于现在的美国,我觉得姚崇、宋璟也不比肯尼迪差,在这七年多的时间里,姚崇善应变,拨乱反正,成功救时。宋璟守法持正,立好制度,在姚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守好了胜利果实。两个人已经圆满完成了各自的使命。他们总共七年的执政时间也足以彪炳千古,永远为后人铭记。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大诗人元稹这几句诗,正是对他们功德最完美的总结。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