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 小编 发布于 2019-12-11 02:39:00
  • 栏目:历史
  • 来源:觅食记
  • 6327 人围观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闰十一月以来,无边无际的大雪,撒向整个中原大地。雪深数尺,“人多冻死”。围困首都的金军,已经让大宋皇帝赵桓完全失去了最后的抵抗意志。二十四、二十五日,暴雪连续大作,金军借雪势,攻破东京汴梁。五天后,赵桓正式出城,递上降表。


自北南下的严寒并没有止步,自十一月到靖康二年(1127年)的正月,大雪一直没有停歇。在南渡的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中,一幅热闹温暖的幻像,又闯入东京人士孟钺的梦境中来:宣和年间,大雪往往连月而降。立冬前五天,不管是皇宫还是民间,都得囤上大量的“冬菜”,东京城里又喧闹起来,来往运送冬菜的车马,充塞了大大小小的道路(《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


这一幕,仿佛是数百年后北京城里冬储大白菜图景的镜像。就像苏轼说的那样,白菘类羔豚,冒土出蹯掌。此时此刻,想起东京城里如山的白菘,又该是怎样凄凉的故国怀念。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这年的深秋,在江西吉州杨家,一个叫“万里”的男孩呱呱坠地。成年后的他,在自己的诗中,第一次用了“白菜”这个名称。在百菜之中位列“杂菜”(《农桑辑要》)、隐而弗彰的白菜,从此时起开始了她的逆袭之战。


这是宋人留给马背上的征服者最狠毒的诅咒,却又是对整个华夏民族最为深厚的祝福。这片土地上的人往后可能有半条命,都要靠她来熬过长达五个世纪饥寒交织的冰霜岁月。


天降冰雪于华夏,必先留下一颗种子


靖康年寒冷只经历了短短一段时间。自孛儿只斤·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06年)以来,广袤的土地上一直风调雨顺,灾害罕致。谁也想不到,那一年的大雪,竟会是中国此后500年冰霜岁月的序章。


这种人力之外的无差别攻击的可怕之处,孛儿只斤·忽必烈自夺得大汗之位不久,就切身感受到了。


从铁木真到蒙哥,在十三世纪最初的五六十年中,有记载的天灾不过仅仅是个位数,但在忽必烈建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大举伐宋的至元年间(1264-1294年),水、旱、蝗、雹、震、霜等自然灾害,突然增加到了277次。


看到这些报告的忽必烈一定会想起,在太祖时代,就有人提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元史·耶律楚材传》)。忽必烈自然懂得,天灾对于马背民族的伤害更为剧烈,而且他掌管漠南汉地,更应该推行“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一·农桑)。”也正因此,在他的命令下,司农司编纂的《农桑辑要》问世。


果然,短暂的温暖告终,真正的严寒到来了。


根据各种史料重建的寒冷指数显示,从1300年开始,中国的全国平均气温,开始持续下降。元大德五年(1301年)以后,北方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大风雪的记载明显增多,多次发生白灾,北方农作区也开始有不少路府发生大雪奇寒,甚至南方历来无冰雪区,也发生结冰降雪现象。公元1309年,无锡一带运河结冰。1314年,平素无冰的岭南地区都结冰了(《元史·卜天璋传》)。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公元800年以来我国温度曲线(据《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

在越来越冷的岁月里,吃饭的问题就更加凸显了。


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除了必须保证的主粮,副食蔬菜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不可或缺。而在副食蔬菜方面,在汉代已通过芜菁和小白菜杂交而出、经唐宋时期的选育、有着“性凌冬不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的白菘,也即将在漫天霜雪中,踏上先“北境之主”、后“百菜之王”的征途。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白菜由芜菁和小白菜等蔬菜杂交而来


十字花的北伐,白菜驯化了马背上的大汗


元天历三年(1330年),蒙古帝国大汗、大元皇帝孛儿只斤·图帖睦尔,收到了饮膳太医忽思慧呈上来的书稿《饮膳正要》。忽思慧负责宫内的营养保健,大汗十分信任他的建议。当然,除了各类食材功用介绍和保健知识之外,大汗注意到,书稿里还有一章“聚珍异馔”,是忽思慧专门列出的菜谱中,除了族人爱吃的羊肉,白菜,第一次出现在了皇帝御膳菜单上:


阿菜汤——补中益气

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 草果(五个) 良姜(二钱)

上件,同熬成汤,滤净,下羊肝酱,同取清汁,入胡 椒五钱。另羊肉切片,羊尾子一个,羊舌一个,羊腰子一副,各切甲叶;蘑菇二两,白菜,一同下,清汁、盐、醋调和。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饮膳正要》中记载的白菜


看完这份营养食谱,图帖睦尔大汗很是欢喜,命令将这本书刊印发行全国,并在书稿上批示道:“兹举也,益欲推一人之安而使天下之人举安,推一人之寿而使天下之人皆寿,恩泽之厚岂有加于此者哉?”


大汗的口味当然也得到了民间呼应。至顺三年(1332年)农历十月,大翰林欧阳玄漫步在元大都(北京)的街头,就能看见家家户户储备经了霜的白菜,作为过冬的蔬菜(欧阳玄,《渔家傲·十月都人家旨蓄》)。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浙江,农民为大白菜扎上草绳,防止冰霜进入菜心

而在种植方面,除了江浙的庆元、嘉兴、镇江等地都是菘的主要种植区,元统二年(1334年),当时任中书参知政事的许有壬,在赴元上都(今内蒙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视事时,他在内蒙草原上了解到了各种当地特产,当地的人们不仅饲养黄羊、酿造马奶酒,居然还种了白菜(许有壬,《上京十咏·其七》)。


假重视农耕的大汗之手,十字花科芸薹属的白菜,正一步步地扩大她所控制的版图。很快,她还将迎来天降冰霜的助威。


炼狱般的扬州残城,长满救饥的白菜


深爱汉文化的图帖睦尔大汗没有意识到,他用汉字写下的那道批示,颇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味。就这一年,江浙、湖广大水 ,饥民四十万五千五百七十余户,入不敷出的中央政府只能准允江浙行省“入粟补官”。而这仅仅是元代频繁爆发的自然灾害中的一次。


寒冷与饥馑的诅咒应验了。正如前文所述,在变得越来越寒冷的十四世纪里,除了年复一年的寒冬,水、旱、蝗、雹、震、霜等诸灾也愈演愈烈。据《元史·本纪》与《元史·五行志》中记载,在蒙元时期,从太宗窝阔台十年到元至正二十八年(1233-1368)的 130 年间,发生的自然灾害共达到 1512 次!


频繁而又沉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经营,“杀麦禾”、“杀菽”、 “杀稼”。随着气候转寒,蔬菜有效生产时间不足,也加大了对藏菜的需求,而耐储藏、而且“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的白菜,正好适应气候转寒的需要。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元代北方饥荒各时期统计表(据《元代北方饥荒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救荒措施》)

继灾害与绝收之后,就是各府路饥馑不断。在传统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中,蔬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主粮歉收的年月,许多饥民赖蔬菜(包括野菜)以活命。正如王祯所说: “蔬、果之类,所以助谷之不及也,夫蔬蓏,平时可以助食,俭岁可以救饥。”(《王祯农书》)白菜的产量也很高,宜种地广,比起主粮来成熟期也短,这也让饥馑年份里,人们选择多种白菜成为可能: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麾下的徐达、汤和带领浙东15万兵马,从青军元帅张明鉴手中解救了如人间炼狱般的扬州(《明史纪事本末》)。朱元璋的军士们发现,原本繁华的扬州城里,倒塌的残垣断壁间,长满了白菜,大的足有十五斤,小的也有八九斤。这一幕,后来为这些浙东军士的浙东黄岩同乡陶宗仪所闻,记载在了后来的《南村辍耕录》中。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人们在雪地里收获大白菜


频繁而又沉重的自然灾害,导致马背上的统治者,在疲于防灾、赈灾中,走向弊病丛生,到后期陷入财政危机、滥发纸币从而经济崩溃,因灾害和破产无法谋生的人们铤而走险,全国各地举义不断,元帝国也在四处镇压中终于迎来了末日。


为华夏民族扛过500年的冰雪岁月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七月二十八日,元代最后一位大汗纵马北遁,此时距离南宋行都临安城破,不过92年。


而当初藏在“杂菜”一类角落中的白菜,已然完成了她的转折之役。就在忽思慧的书稿里,中国一直以来的“百菜之王”——“葵”——还占据着“菜品”一章的首位。自先秦开始,葵就是中国人餐桌上最普遍的蔬菜,从开春的正月,到入夏的六月,再到中伏后入秋,葵全年可种,也是四时之馔(东汉,《四民月令》)。


然而到了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专门列有“家园种莳之蔬”,白菜已列居首位。相比之下,葵菜产量不到白菜的一半,也似乎不易贮藏。到万历十八年(1590年)李时珍编纂《本草》的时候,葵菜已经很少有人种了,因此将葵移入了“草部”。


白菜驯化中国人的脚步还没有停止。元代以后,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平均气温持续下降,在随后的明、清两代,中国还遭遇了小冰期,特别是在1620年-1720年间,气温更是跌至谷底,这种寒冷一直持续到19世纪后,气温才逐步开始转暖。持续几个世纪的低温,也使葵菜在北方难以生存。葵菜似乎就此消失在了历史的时空当中。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小冰期以来我国气温变化(据《全新世几个特征时期的中国气温》


在明清时期,随着新的主粮引入,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占有量也不断减少。白菜随着不断增殖的人口,走向过去荒无人烟的山地深箐,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人们也对田间屋后的白菜进行各种选育,逐步出现了各种品质优良的散叶大白菜和结球大白菜。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白菜的部分族谱


《东京梦华录》、中描述的开封冬储蔬菜的一幕,终于出现在了中国北地的各处,“南方之菘畦内过冬,北方者多入窖内”(李时珍,《本草纲目》)。比如北京,据档案资料记载,一直到1990年前,北京冬春蔬菜95%都是大白菜。1979-1992年,北京市大白菜的年销量,占全市每年蔬菜总销量的近三分之一,如今白菜仍是冬储菜的重要品种。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2019年,北京雍和宫大街,冬储大白菜

今天,白菜以及她庞大的族系,以无可匹敌的姿势,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而且,“种菜”更像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民族天赋,无论农村还是城市,陆地还是海洋,南极还是太空,中国人都会想方设法,种上一些小菜。


经历了长达五个世纪的冰霜、在不断缩小的人均生存空间(耕地面积)中,中国人正是在白菜的深厚祝福中,坚韧活下半条命。现在他们所做的,则是在给予白菜和她的家族,最为真切的感恩和致敬。


这种食物发动了一场逆袭之战,为华夏扛过了500年冰雪岁月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