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不抵抗的背后,有什么他自己的考虑?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7 08:15:03
  • 栏目:历史
  • 来源:搜狐网军事
  • 7010 人围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铁路并诬陷是东北军所为,以此为借口突袭沈阳北大营。北大营的东北军官兵先是被偷袭,后来接到张学良“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的命令,竟未抵抗。不到半年,东北全境就落入日本人之手。

后人在评价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多以张学良的不抵抗来批评张学良软弱。这并非毫无道理,但是作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事实上的东北最高统治者,张学良并非一开始就如此软弱。九一八事变之前,他在面对列强的时候也有莽撞粗暴的一面,却不幸踢到了铁板蒙受了损失,导致他后来软弱的一面发作,彻底向日本人妥协。

而导致他如此软弱的是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

张学良不抵抗的背后,有什么他自己的考虑?

中东路事件中张学良的性格问题

与一般人心中的那个软弱的张学良不同,张学良其实是一个很莽撞的人。

他刚接了他父亲的班,就坚持己见要改旗易帜服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而不是像一个老道的政治家那样周旋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之间;杨宇霆和他有矛盾,他竟然痛下杀手,杨宇霆甚至毫无防备;西安事变的时候,他就是想抓蒋介石却从不考虑后果,被问及抓了蒋介石该怎么办,他竟然脑子一热,说抓住了再说……这些都表明,他其实是个行事鲁莽的人,并不是那么软弱。

在中东路事件上,他也体现了这一点。

本来苏联对于北满铁路部分的权益已经有所松动,愿意和中国方面协调谈判此事。而且自从日俄战争结束后,南满铁路的权益被日本人占据,东北也遭受日本人的渗透,一步步到后来搞皇姑屯事件刺杀张作霖。

张学良不抵抗的背后,有什么他自己的考虑?

此时中国本应联合苏联遏制日本的侵略图谋,张学良却置国仇家恨于不顾,率先挑衅潜在盟友苏联。

张学良晚年对自己当时选择挑战苏联的解释是这样的:“那时,我不自量力,很想施展一下子”,“要想把东北的地位提高”,真是满脑子中二情节,可是现实生活又不是日漫,这么中二会吃到教训的(然而张学良这种人吃到教训都没得到长进)。

中东路事件中的蒋介石作用

中东路事件也有蒋介石在背后的煽风点火。

1929年5月27日,张学良突然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到此为止,事态发展还没有完全恶化。然而蒋介石的意见是“决以强硬对苏俄”。

1929年7月10日,蒋介石与张学良具体商谈中东路问题。蒋介石明确了他的态度就是“收回中东路权,以防止苏俄赤化东省” 。

等到苏联在边境准备开战的时候,蒋介石依旧迷之自信地告诉张学良 “苏俄决不敢对我国开战”。然而仔细考察蒋介石的言行,会发现蒋介石此时的心态很是矛盾,一方面不向苏联示弱,另一方面不对苏直接交涉,这其实是他的买办不本色暴露,幻想美英等国势力介入调停。

蒋介石力主对苏联强硬,其实是有他自己的小算盘的。这简直对他百利而无一害。

要是这次挑衅成功,苏联退让,他无疑会获得巨大威望,被认为是捍卫主权的民族英雄。

如果张学良受到损失,反正损失的也不是蒋介石,客观上削弱了张学良,并且得罪了苏联的张学良也会自动向蒋介石靠拢。

张学良不抵抗的背后,有什么他自己的考虑?(2)

主动挑衅苏联,还能扭转蒋介石在1928年济南惨案中对日本软弱妥协的印象,全国民族主义情绪也会从反日转向反苏。

为此,蒋介石不惜出卖队友张学良。

中东路惨败打击了张学良的心气

7月,事态再度升级,张学良拘捕了在中东路工作的苏联人200人,苏联几日后向张学良发布最后通牒,并做好了战争准备,8月14日,苏联在中东路一线进攻东北军。

蒋介石此时仍幻想列强调停,苏联进攻暂时停止也迷惑了他。然而交涉遭受挫折后,蒋介石并未及时告知张学良,导致9月初苏联再次炮轰边境,张学良竟大惑不解。

10月12日,同江战役终于爆发。苏军凌晨出动飞机25架、军舰10艘、机关炮车40余辆,后又增派骑兵约800余名、步兵3000余名,向同江中国守军发动大规模进攻。

东北军损兵折将,伤亡惨重,此时的蒋介石除了向张学良拨款200万元外,对张学良可以说毫无帮助,甚至因为内战压力,蒋介石还不得不在此关键时刻向张学良索要重炮营。

张学良不抵抗的背后,有什么他自己的考虑?(3)

最终张学良一败涂地,在美国的调停下终于停战,苏联不仅拿回了原本在中东路的利益,还占领中国领土黑瞎子岛。直到2005年黑瞎子岛的一半才因领土划界谈判而回归。

自这场战争后,张学良对列强就畏畏缩缩,对蒋介石的承诺也心怀芥蒂。日本人看到了东北军实际战斗力不佳,也大着胆子准备侵略东北,一次莽撞的军事冒险导致了这么多不可控的后果,对于张学良来说真是他的鲁莽和自大轻信导致的恶果。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苏联没有像后来的日本那样全面侵略东北,不然东北可能早两年就沦陷了。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