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的灵感来源,诗人写下诗歌的历史原因

  • 小编 发布于 2019-11-16 05:11:45
  • 栏目:历史
  • 来源:用户1015571218960136
  • 10019 人围观

宗泽此时孤军固守旧都开封,听说河东人王善,拥兵七十万,想占领京城,便只身往善营劝降。王善为他的武勇忠义所感动,便率众归降。太行山一战,宗泽面对金兵数十万之众,毫无所惧。派岳飞率领八千人,渡河奇袭,还杀了金将黑风大王。金人溃退之后,替宗泽取了个外号叫“宗爷爷”。宗泽多次打败金兵,便上书二十多次奏请高宗顺势北伐和还都汴京。但都为高宗批驳,终于建炎二年,忧愤成疾而死。临终之前,他留下遗言:“过河! 过河!过河!”(渡过黄河北伐之意),可借到最后过河而来是金兵,不是宋军过河而去。

《过零丁洋》的灵感来源,诗人写下诗歌的历史原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宋朝英雄名将的共同心声和写照。宗泽出任开封留守之时,即已了解求和与避敌都非长久之计;又深知金人不善舟楫之战,因此极力练兵防河。可惜救亡图存之臣未能遇上中兴正直之君,金人便常讥笑说:“南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二千人守河,吾岂得渡哉!”可见宗泽从战略到用兵的独到之处。明人笔记,明成祖看宋代列帝画像,曾感叹地说:“宋朝除了太祖太宗以外,都是秀才皇帝。”

《过零丁洋》的灵感来源,诗人写下诗歌的历史原因

所谓“秀才”,便是缺乏“英勇神武”的性格,即使名将们有着一腔忠愤、扫荡胡尘的决心,也奈何不了无为不振的主上,英雄失路之悲,莫以此为甚!英国首相邱吉尔的名言:“我们必须谨 防建立一个除了政客和官吏以外的其他人都不重要的社会。”不幸的是,一个领导者经常会犯“官大学问大”的毛病,最终只是“鞠躬尽瘁”地埋葬一缸子人才!

《过零丁洋》的灵感来源,诗人写下诗歌的历史原因

以《正气歌》流芳百世的文天祥,和同朝的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南天三烈士”。后二者死得壮烈,文天祥的死又多了一份正义凛然。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元军所俘,元将张弘范在大营中威胁他开,要他下跪。文天祥厉声回答:“要杀便杀,能死不能跪!”并要求张给他一把剑,以自刎殉国。张弘范拿他没辄,便将他送往大都。元世祖忽必烈知道文天祥是宋朝第一贤相,有心收编重用,又派人前往劝降。

《过零丁洋》的灵感来源,诗人写下诗歌的历史原因

使者劝说:“南宋已经灭亡了, 你还要效忠于谁呢?不如改变心意,来元朝当个辛相。”文天祥回说:“天祥受宋三帝厚恩, 号称状元宰相,投降非我所愿!”使者再问:“那你有什么愿望?”天祥回答:“但求 一死!。元世祖无奈,只好将文天祥赐死。临刑之前,囚车经过市集,天祥面色如常,并问观者哪边是南向?问清楚后便向南拜,然后从容就死。《宋史●忠义传》中收录宋朝忠义之士共二百十七四人,比唐书忠义人士多出五倍。所谓非常之世,有非常之人。史上的昭忠义士很多,以气节标炳千秋的,文天祥为第一人。

《过零丁洋》的灵感来源,诗人写下诗歌的历史原因

史书评他“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可见评价之高。文天祥蹲土牢的三年里,心安理得、视死如归,因此埋首写作,许多传世的诗文,如《正气歌》、《过零丁洋》都是此一时期的杰作。《过零丁洋》 的诗是这么写的: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写得大义凛然,让元将张弘范都不禁竖起大姆指赞扬。人格与文格合一,难怪文天祥能慷慨尽节,流芳千古!要让生命放出夺目的光华,不在于高官显位,不在于财富珠宝,而在于人格的强健和思想的高度。求一时的富贵,是眼前的荣华。求无愧于天地,却是今生来世最动人的芬芳!

《过零丁洋》的灵感来源,诗人写下诗歌的历史原因

在当时公元一二七八年,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赵吴即位。那一年宋朝大半江山皆已落入元世祖忽必烈之手,幼帝赵吴由大将张世杰和左丞相陆秀夫护驾,转战于广东出海口一带,成立所谓的“海上行朝”。元将张弘范攻陷雷州之后,“海上行朝”撤至厂圭山,形成两军对峙之局。张世杰破釜沈舟的心意甚坚,便命将士把千艘战船用粗绳串连起来,四周还筑起柵栏,以示大众一心、生死与共。元将张弘范以火烧连营之策,用几艘小船满载茅草油膏,乘风纵火。张世杰已有防范,早在船身涂上厚厚的湿泥,并以长竿顶住火船。元军火攻失败,增派舟师困住海口。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