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 小编 发布于 2020-06-24 01:10:42
  • 栏目:历史
  • 来源:缅甸一航
  • 7800 人围观

彭家声身逢乱世,半生戎马,几度沉浮很具传奇色彩,有人说他是毒枭,也有人说他是豪杰。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他是第一个与缅中央政府达成和解的地方武装力量首领,也是第一个向世界宣布将在自己的辖区内实行全面禁毒的金三角地方武装领导人。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彭家声,仍然在带领反政府武装与缅甸中央政府及政府军战斗。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1931年,出生于彭家声果敢红石头河。父亲彭积昌共生七子,彭家声是长子。除了夭折的次子,彭家兄弟六人全部在果敢身居要职。

1989年3月,缅共瓦解,长达几十年的武装革命宣告结束。一同瓦解的还有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军。彭家声是一名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同时他还与毒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短短几天内,叛乱四起。4月中旬,缅共发生内讧,中央办事处和广播站被占领。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对此,缅军响应迅速,政府情报局局长钦纽将军抓住了大毒枭罗星汉和其妻子奥利弗·杨。在奥利弗·杨的协调下,缅军与前缅共人民军实现了停火,其意义犹如柏林墙倒塌、苏联瓦解。虽然这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但是世界上历时最久的战争就此宣告结束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其他武装力量相继与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战争结束了,天下却不太平。停战后,缅军承诺发展山区经济,但是西方的制裁尚未解除,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援助也难以兑现。只有中国的商人、企业家和工程师开始进入这片市场。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二十世纪一零年代迪波王子在郊区建造的土司住宅现在已经残破不堪,花园也荒芜已久。距离市区不远处的另一处英式风格的土司住宅则保存完好,大门上了锁,却不见一个人影。听说前不久最后一位土司的亲戚曾向国外游客展示这栋建筑,但是他在2006年因与人意见相左而被关了起来。

迪波保留了掸邦的土司文化,英殖民时期也对古佛像进行了保护,但是,这里缺乏掸文化特色,而带有鲜明的缅文化特色。人们说着纯正的缅语,穿着缅式筒裙,一部分人穿着中国生产的洋装,几乎没有人穿掸族传统的深蓝色宽松裤装或褐色棉裤。郊区有一尊古佛。在三月份的佛教节日上,前来参拜的人们络绎不绝,还有人为僧侣捐献了金色袈裟。在土司时代,掸文化和爱国精神曾得到了良好传承。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然而故事的情节发展总是相似的。九十年代早期,掸族人主要居住的城市之一——景栋的土司住宅轰然倒地。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文化破坏。

政府认为停战不是最终目的,或者说只是暂时的妥协。停战也不等同于要实现缅甸团结这一长远目标。对于联邦政府的高层军官而言,少数民族享有自治权会弱化联邦的团结,他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训话:脱离缅甸联邦而自治将使国家走向土崩瓦解。军官们担心国外势力会趁机渗透,从而导致缅甸重回殖民统治,因此他们认为放任少数民族自治是联邦制走向崩溃的第一步。停火是一种战略撤退。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有人则认为这是缅文化不断扩大边界的一次机会。政府制定了与中央关系更为紧密的地区经济政策,努力实现民族文化融合,宣扬各民族血脉相通,鼓励修路通商,弱化民族个性,创造“缅文化”共性,从而建立起更加安全统一的国家。

经过几十年的渗透,缅语从仅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区使用的语言变成在更广泛地区普遍使用的共同语言。各民族不再是古代文献中记录的个性鲜明的民族,几乎所有民族都融入了缅文化的大熔炉。18世纪,缅甸国王在仰光附近征服了一个说古孟语的国家,现在孟族也成为了缅甸的一支少数民族。缅文化走到了最前面,并渴望扩大到每一个角落。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另一边的中国开创了一条在山区进行军事和经济管理的新道路。当历史的前言一页页翻过去之后,权力、资金和影响力就像是重新翻开的一段篇章……

缅甸“果敢王”彭家声和果敢


转载请说明出处:866热点网 ©